本報訊 持續推進一批技術攻關、產業化、創新平臺、新型基礎設施等重點項目建設,促進新能源產業由集聚發展向集群發展全面提升,打造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源……日前,《加快邢臺市新能源產業集群融合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7年)》印發實施。
發展目標——今年營業收入達到350億元
培育打造特色鮮明、鏈條完整、品牌高端、競爭力強、帶動效應顯著、引領地位更加突出的新能源產業集群,推動我市新能源產業集群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成為高成長性企業的聚集地、高端人才的匯集地、創投資本的追逐地和技術創新的策源地,打造國家級新能源產業集群。
2023年,加快新能源產業集群建設,推動產業規模、創新能力、品牌競爭力等不斷提升,新能源產業集群營業收入達到350億元。
到2025年,在新能源領域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新能源產業集群營業收入達到430億元,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
到2027年,新能源產業集群在產業規模、創新能力、發展生態上實現新跨越,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競爭力的新能源龍頭企業,新能源產業集群營業收入突破500億元。
發展布局——打造“兩翼”核心承載區
立足我市新能源產業以太陽能光伏為主,涉及光伏發電、光熱應用、風電裝備、電池裝備、新能源整車和部件等領域的產業基礎,以邢臺經濟開發區和寧晉經濟開發區為兩翼打造核心承載區,帶動信都、襄都、任澤、南和、沙河、平鄉、巨鹿、威縣、新河和邢東新區等縣(市、區)新能源產業高速發展。
太陽能發電裝備主要布局在邢臺經濟開發區和寧晉經濟開發區。推動光伏裝備產業提質增效,加強高效鈣鈦礦電池制備、異質結等新型技術攻關,推動高效率雙面發電電池、大尺寸高密度封裝組件等產品升級,重點推進晶澳高效太陽能電池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
太陽能光熱利用設備主要布局在邢臺經濟開發區和威縣。依托三環、光源、道榮新能源等骨干龍頭企業,加快光熱綜合利用技術研發及應用,推進產品結構優化調整。
新型儲能設備將在邢臺經濟開發區、寧晉、威縣、南和、巨鹿、新河等地布局一批新能源產業裝備制造項目,補齊新能源產業短板,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
氫能發展將支持建設發展氫能源示范引領項目和加氫站項目,持續推進加氫站建設,爭取在市區建設油氣氫三合一綜合站。
新能源開發利用將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開發相結合,合理布局、有序發展光伏發電、風電,推進一批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
新能源整車及部件將以信都區龍岡經濟開發區為核心,依托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培育發展新能源整車及其零部件產業,加大核心技術引進與創新力度,打造區域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生態圈。
重點工作——爭做中國光伏產業“領跑者”
全力引進重大新能源項目,重點圍繞光伏、光熱領域,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條件,全力引進以光伏、光熱、風電裝備、新型儲能設備產業為主的新能源項目,打造形成光伏、光熱、風電裝備、新型儲能設備四大產業鏈。
狠抓新能源產業鏈培育,光伏產業重點加強光伏電池原材料、輔助材料及光伏系統配套產品的研發,著力提升生產裝備和產品的智能化水平,降低能耗和污染,爭做中國光伏產業“領跑者”。光熱產業依托邢臺“中國太陽能建筑城”品牌,在繼續擴大太陽能光熱應用的同時,推進太陽能光伏應用。新型電池產業重點引入正負極材料等電池核心部件配套生產企業,建立較為完整的新型電池產業鏈。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以邢臺納科諾爾等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為龍頭,培育壯大集群內光伏、光熱、新型電池等產業配套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整車及部件產業將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重大項目建設,謀劃啟動汽車產業園建設。
同時,還將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大龍頭企業扶持力度,強化創新能力建設,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侯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