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高新區:傳承歷史 以文化人
本報訊(記者王勇 通訊員趙菠)“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體現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知名度的重要途徑,對發掘文化內涵、傳承千年文脈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日前,記者在邢臺高新區走訪時,聽到許多居民說,既要傳承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要講好邢臺故事。
熱鬧的廣場舞、歡快的合唱隊、多彩的書畫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工作開展以來,豐富的群眾文化生活,讓生活在邢臺高新區的群眾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北小呂村村民胡新友在今年年初加入了區書法協會。他告訴記者,書畫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在發展和繁榮我市歷史文化、傳播傳統文化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協會以“學”為主,開展“以文化人”不僅僅是教授書法的技法,還通過各種書畫活動講解文字的演變、中華傳統節日、過節的意義和歷史是什么,倡導大家弘揚優秀傳統歷史文化。
“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給非遺項目盧氏烙畫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我們致力于烙畫非遺文化的傳承和推廣,積極參加各類非遺文化傳承活動和展覽,開設烙畫藝術工作室,走進校園和社會推廣烙畫文化。”盧氏烙畫傳承人、祝村鎮雙樓村村民盧金芳告訴記者,盧氏烙畫的形成離不開邢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濃厚的文化氛圍,烙畫作品古樸典雅,沉穩厚重,清秀雋永,貼近人們的生活,體現了人民勤勞、質樸、純潔的品質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還可以帶動村民創業增收。
“傳承優秀文化,培樹文明風尚。我們村一直都流傳著三臺山孝賢的故事。現在我們還經常拿這些故事教育孩子們要尊老愛幼,孝敬老人,讓優秀的歷史文化代代傳承下去。”雙樓村村民趙葉榮說。
“創建歷史文化名城,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增強了我們的文化自信。”邢臺高新區群眾紛紛表示,要保護歷史文化名城,擦亮“太行泉城、美麗邢臺”城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