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啟動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擴容提質工程
到2025年,95%以上的義務教育學位將由公辦學校提供
本報訊(記者籍明泉)日前,市政府辦印發《邢臺市義務教育學校擴容提質工程實施方案》,明確從2022年開始,通過新建、改擴建、城鎮小區配建、購買民辦學校等方式,逐年增加公辦義務教育有效學位供給,減少購買民辦學校學位數量,到2025年實現95%以上的義務教育學位由公辦學校提供。
科學系統謀劃學校建設,切實增加有效學位。《方案》要求,統籌考慮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義務教育適齡人口數量變化、城鎮化帶來的人口流動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等因素,科學確定學校建設布局、數量和規模。新建學校一般應布局在市區、縣城及周邊地區或人口較多的重點鄉鎮。鼓勵建設規模化、高標準寄宿制學校。優先解決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公辦學校有效學位不足問題,在此基礎上各縣(市、區)視財力情況,量力而行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建設。
《方案》提出了資金投入、要素保障、項目管理、激勵約束、提升質量等5方面政策舉措。
資金投入上,市級切實增加投入,統籌教育發展專項資金、政府一般債券等相關資金,保證市本級學校建設資金需求。縣級政府要切實履行辦好義務教育的主體責任,統籌用好各類教育資金,保證學校擴容提質工程資金需求。鼓勵企業和個人捐資助教。
要素保障上,要求優先保障學校建設用地,支持各縣(市、區)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開辟“綠色通道”,在項目立項、審批、建設、驗收等各個環節簡化流程、提高效率、搞好服務。
項目管理上,建設項目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各項制度,嚴格執行國家質量安全有關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
激勵約束上,市級每年對各縣(市、區)擴容提質工程實施情況進行考核,對工作推進力度大、項目進展快的進行表揚,對工作推進不力、項目進展緩慢、排名靠后的進行通報批評,并將考核結果作為相關考核和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
提升質量上,堅持擴容與提質同步進行,在推進學校建設的同時,深化辦學模式改革,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努力縮小城鄉、區域、學校間教育水平差距。建好必要的體育、美術場地和勞動教育場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