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郭文靜)9月15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喜迎二十大·邢臺新跨越”新聞發布會,市開發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市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和今后發展思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市開發區綜合實力穩步提升,三次產業比例優化為1.6∶57.2∶41.2。2021年,全區生產總值完成78.48億元,是2012年的1.7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到10.27億元,是2012年的4.54倍。10年累計總投資1696.85億元,實施省重點項目50個、市重點項目120個。現有生產制造型企業16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4家。
該區是全市首個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的開發區,今年被認定為全省抓投資上項目提能級先進示范經濟開發區。
該區已形成新能源、中高端裝備制造、應急救援三大主導產業。目前,全省107個縣域特色產業中,該區擁有新能源和應急救援兩大產業集群;全市25條重點產業鏈中,擁有新型儲能設備產業鏈、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鏈、應急裝備產業鏈3條。
市開發區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審批項目42項“立等可取”、36項3日內辦結、77項7日內辦結,行政效能提速85%。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前8個月歸集研發投入3.2億元?,F有掛牌上市企業5家、上市后備庫企業16家。建立“5W/1H”招商模式,實施六大招商行動,累計簽約引進“大好高優”項目272個、協議引進資金1960億元。同時,大力發展城市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河北工大科技園成為全市標桿。
該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出臺精準服務高質量項目落地時間表制度,一般項目134天入庫、260天投產。職能部門天天轉、分管領導周周督、主要領導半月一調度、服務情況一月一通報,切實做到真推進、真服務、真落地、真開工。新增增值稅留抵退稅1.75億元,惠及274戶市場主體;共退、減、緩稅費2.09億元,惠及614戶市場主體。
今后,市開發區將大力實施“一二三五”發展戰略,圍繞打造“萬畝千億大平臺”爭創國家級園區“一個目標”,聚焦項目、企業“兩個核心”,立足發展高地、創新高地、活力高地“三個定位”,實施經濟發展質效、改革創新、人才聚集、營商環境、民生福祉“五大突破行動”,推動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