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將在引進和培育規模農業生產經營企業、創新推廣生產規模經營模式、加大對規模化經營的政策扶持力度、提升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化水平、發揮基層組織和農業龍頭帶動作用等方面發力,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農業規模化經營模式
本報訊(記者王露橦通訊員王彥彬)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即日起,我市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全市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加快農業生產規模化經營步伐,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計劃到10月底,新完成千畝以上土地規模經營面積100萬畝。
據介紹,我市將在引進和培育規模農業生產經營企業、創新推廣生產規模經營模式、加大對規模化經營的政策扶持力度、提升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化水平、發揮基層組織和農業龍頭帶動作用等方面發力,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農業規模化經營模式,引領農戶進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在引進和培育規模農業生產經營企業方面,我市將積極組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合體,重點扶持農業生產規模企業,支持供銷合作社依托社內企業、基層供銷合作社和農民合作社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以推進滴灌節水為突破口和發力點,立足耕、種、管、收、貯、售全產業鏈,逐步完成整縣、整鄉、整村流轉土地的規模化生產經營全產業鏈管理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勞動效率。
在創新推廣生產規模化經營模式方面,我市將把農業生產托管作為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服務帶動型規模經營的重要方式,充分發揮農業托管服務先進組織示范帶動作用,推行“農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服務組織”社會化服務,建立公平、合理、規范的利益分配機制,鼓勵“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市、縣兩級將對在我市實施的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項目,在資金、項目安排上,根據申報條件,優先支持千畝以上規模化經營主體。優先在千畝以上的規模經營項目區建設高標準農田項目。跟蹤農業生產規模化經營主體及農業托管服務組織的融資需求,實施常態化銀企對接,鼓勵農擔公司重點針對擔保額度在50萬元以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發“見貸即保”批量擔保業務模式,探索“增信基金+農擔”政擔合作業務模式,鼓勵綠色審批。
全市范圍內,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農場創建活動持續開展。我市將結合創建情況,擇優打造全國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試點縣,圍繞發展壯大單體農民合作社、促進聯合與合作、提升縣域指導扶持服務能力進行試點培育,樹立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縣域樣板。與此同時,充分發揮農村基層組織引導作用,以基層黨支部為核心,依托龍頭企業、合作社規模經營優勢,促進小農戶與龍頭企業、合作社結牢利益紐帶;不斷深化農村改革、規范土地流轉,堅持以自愿為基礎,鼓勵引導適度規模經營;推廣使用省統一的制式合同,鼓勵進行登記備案,建立推行資格審查、項目審核、分級備案制度和農地租賃保障金制度、“先付租金、后用地”制度,維護小農戶土地承包權和租賃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