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抗大魂 逐夢新時代

    2022-08-26 08:34:23 星期五  來源:邢臺日報

    近兩年來,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舉辦各類主題活動80余場;接待學習考察團超100余萬人次;開通《抗大之聲》FM106.2紅色電臺——

    傳承抗大魂 逐夢新時代

    本報記者 武健 通訊員 張麗超

    8月19日,經過雨水的澆灌,信都區前南峪的浩瀚綠海更加濃郁蒼翠。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就矗立在這片蒼翠之中。

    這天,一個由30余人組成的探尋紅色基因旅游團,走進寬闊的展覽大廳,聆聽抗大的故事。

    堅守紅色陣地 講好抗大故事

    “抗大的前身是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1937年1月,紅大隨黨中央、中央軍委移駐延安,更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講解員劉小燕介紹,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強調并確立了敵后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決定把黨的主要工作放在敵后和戰區。抗大總校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奉命遷到我市漿水鎮一帶辦學。

    在此期間,抗大開始了正規化建設,先后培養了六、七、八共三期學員,還指導全國各個抗日根據地創辦分校十余所,培養了二十余萬名德才兼備的軍政干部。

    抗大在漿水期間,正處于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為解決吃飯燒柴的困難,抗大經常組織教職學員開荒種地挖野菜。由于條件不好,學員們甚至連鞋都穿不上,包括教育長何長工,平時出行也是赤腳。

    生活環境艱苦,學習條件更簡陋。沒有教室、禮堂、桌椅,學員們就在麥場、河畔和樹蔭下上課,在豬圈、牛圈里學習。沒有鋼筆,就把子彈殼、敵人用過的罐頭筒鐵皮磨尖當筆用。

    抗大挺進華北敵后辦學,培訓了成千上萬的優秀軍政干部,他們成為抗日人民軍隊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骨干力量。因此,侵華日軍把抗大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1942年5月,侵華日軍四路合擊前南峪抗大總校。抗大學員配合八路軍主力部隊,開展麻雀戰,徹底粉碎了日寇的“拉網掃蕩”。

    即便是面對如此殘酷的斗爭,抗大學員在反“掃蕩”之前總是先掩護群眾安全轉移,反“掃蕩”之后總是先幫助群眾修繕房屋、為群眾看病……

    抗大對鄉親一片深情,鄉親把抗大人視為親人。

    前南峪村廣場有一座抗大紀念碑,是1986年村民自發籌資興建的。在前南峪人眼里,這是一方崇敬之地。收獲季節,用地再緊張也不會用作打麥和晾曬場;雪落時分,這里最先被打掃得干干凈凈。

    傳承抗大精神 革命薪火代代傳

    “黃河之濱,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人類解放,救國的責任,全靠我們自己來擔承……”5月30日,伴隨著雄壯嘹亮的抗日軍政大學校歌,市關工委組織的50名“五老”代表與50名青少年代表手拉手,徒步從漿水鎮游客集散中心走向抗大陳列館。

    當日,全市“大手拉小手,重走抗大路”黨史學習教育啟幕。

    抗大精神屬于歷史,也屬于現在和未來。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抗大歷史、學習抗大精神,抗大陳列館在重要節日、紀念日,都主動舉辦活動,近兩年來舉辦各類主題活動共計80余場,接待各類學習考察團超100余萬人次。

    開通《抗大之聲》FM106.2紅色電臺,創辦《黨史故事一百講》《娃娃講抗大》等節目,用聲音的力量激活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紅色文化宣傳形式和內容,筑牢紅色文化宣傳教育陣地。

    抗大陳列館還啟動了“搶救性”采訪、系統性整理抗大歷史的項目。“戰爭年代,抗大培養出來的軍政干部像火種一樣到全國各地當先鋒。如今,抗大精神也要沿著抗大路走出革命老區,走出太行山。”抗大陳列館館長楊樹說。

    從2016年開始,抗大陳列館分派精干的采訪小分隊,前往6省8市行程25000公里,先后采訪抗大老學員、老房東40余人,拍攝視頻資料110多個小時,整理珍貴的口述史資料100余萬字。

    與此同時,陳列館還重點修繕了抗大衛生處舊址安莊村、抗大上干營舊址坡子峪村、抗大上干科舊址南口村等9個抗大舊址村,推動實施了抗大紅色文化共建共享工程。

    在各個抗大舊址村設計閉環式觀瞻線路的基礎上,精心設計了“共和國不會忘記”“人民英雄之旅”“艱苦奮斗之旅”三條黨性教育精品線路,形成了全方位的紅色文化教育格局。

    打造文化品牌 建設抗大精神紀念地

    今年的6月1日,不僅是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建校86周年紀念活動的日子,也是漿水“抗大中學”正式掛牌的日子。

    漿水中學校長鞏秋演說,帶領學生通過走抗大路、吃抗大飯,深刻體會抗大學員在敵后辦學的艱苦生活,讓信仰的種子在學生心中扎根。

    “抗大所鍛造的抗大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在抗戰烽火中所放射的璀璨光芒,歷史將把抗大精神永遠銘刻。”楊樹說。為了更好傳承好抗大精神,信都區立體化展示抗大精神的實質內涵和時代價值,建設抗大精神紀念地。

    2017年,信都區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決議,每年六月定期舉辦抗大建校紀念活動。5年來,抗大陳列館先后組織開展了“弘揚抗大精神,讓革命熔爐火焰代代相傳”“把青春獻給祖國”等主題紀念活動,累計為103位抗大學員后代尋親人員建檔立冊,接收捐贈文物117件(套)、歷史資料2661件(套),擴大了“邢臺抗大”的文化影響力。

    不久前,市育紅小學等多家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我和我的祖國”——非遺扎染、抗大“小長征”等研學活動,讓孩子在充滿趣味的活動中感受抗大精神。

    “打造抗大‘小長征’黨性教育活動,也是打造文化品牌,建設抗大精神紀念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楊樹介紹說,活動自2017年啟動以來,已吸引八省五市近5000余人參加。2021年5月,抗大小長征黨性教育線路被列入國家四部委聯合發布的“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精品線路”。

    為了更充分發揮紅色資源的教育功能,抗大陳列館積極申報國家級課題,計劃編印《抗大舊址集》《抗大故事讀本》《抗大巾幗錄》《抗大圖志》《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館藏精品圖錄》等系列圖書。

    “我們還計劃圍繞抗大挺進漿水辦學的歷史和意義,拍攝3集電視文獻紀錄片《站在最前線》。”楊樹說,希望以此賡續傳承紅色基因血脈,弘揚革命文化精神,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作出應有貢獻。

    邢臺日報、牛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

    獨家授權邢臺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

    廣告加載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曰本视频网络www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eeuss草民免费|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图 | 两个人看的视频高清在线www|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清纯白嫩初高生在线观看|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尤物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机机对机机120分免费无遮挡|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全球全球gogo专业摄影|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黄色网址免费大全|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盘 | 明星ai换脸高清一区| 亚洲人成影院77777| 欧美日韩第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男人天堂网在线观看| 八区精品色欲人妻综合网|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被公侵幕岬奈奈美中文字幕| 国产啊v在线观看| 黄色录像大片毛片aa| 国产盗摄在线观看| 福利视频导航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的视频 |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黄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www|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97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