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清霜在我市調研時強調
因地制宜 分類指導 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本報訊(記者張文學)8月17日,副省長時清霜就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到我市信都區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相關要求,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穩慎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
作為國家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信都區始終堅持“先立后破、穩慎推進”原則,以實現“一戶一宅、戶有所居、規范管理、盤活資源、增加收入”為目標,強機制、破難題、創亮點,推動農村宅改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時清霜先后到皇寺鎮韓梅花村、會寧鎮董家溝村實地察看,深入了解農村宅基地改革進展、存在問題、經驗探索等情況,對信都區通過“宅改+N”模式盤活閑置資源給予充分肯定,要求進一步完善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切實保障廣大農民利益。
時清霜強調,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事關農民切身利益,影響因素錯綜復雜,需要進行長期探索,決不能急躁冒進、急于求成。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扎實做好基礎工作,徹底摸清農村宅基地底數,科學編制村莊規劃,妥善處置歷史遺留問題,做好房地一體的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要進一步厘清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之間關系,明確各自權能,形成層次分明、結構合理、平等保護的格局。要探索完善宅基地分配、流轉、抵押、退出、使用、收益、審批、監管等方法路徑,推動相關制度更加健全、權益更有保障、利用更加有效。要依法依規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發展符合鄉村特點的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穩定增加農民和集體經濟收入。
時清霜還到邢臺監獄就有關工作進行了調研。
市領導宋華英、張志峰、陳宏偉,市政府秘書長張立軍分別參加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