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一患者因腦梗住院,出院結算時家人發現,病人這次住院天數縮短了4天,費用也少了近千元。這種變化得益于我市實施的醫保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改革。
記者從市醫保局獲悉,作為全國DIP付費改革國家示范城市,目前我市已經實現醫療機構DIP支付方式改革全覆蓋,住院費用(除床日付費外)全覆蓋,經驗做法在全國醫保系統進行推廣。所謂DIP付費,即按病種分值付費,在總額預算機制下,根據年度醫保支付總額、醫保支付比例及各醫療機構病例的總分值計算點值,形成支付標準,對醫療機構每一病例實現標準化支付。
據悉,目前我市已建成具有邢臺特色的DIP病種目錄庫,確定了正常病例、費用異常、極端異常結算方法。根據年度住院人次、次均費用變化情況、實際報銷比例等運行指標和考核情況,科學確定鄉、縣、市三級醫院結算系數,建立了等級系數動態調整機制。
“實行DIP付費,可以有效減輕患者負擔。”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避免超支,各級醫療機構主動控制藥品和醫用耗材使用,有效杜絕過度用藥和“小病開大藥方”等現象,從而使患者可以以更合理的價格享受高質量醫療服務。
據統計,僅2021年第四季度,全市醫保患者住院次均費用就下降了1789元,參保職工和居民個人自付比例分別下降12%和11%,就醫負擔明顯減輕。
實施DIP付費改革,還有效推進了分級診療。各定點醫療機構內部管理更加精準,建立健全了病案、質控、醫保等科室設置,加強了專業人員配備,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同時,將監管規則有機嵌入支付系統,實行事前、事中、事后同步監控,使臨床診療行為進一步規范。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侯東杰通訊員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