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抓投資上項目促發展
——《關于穩投資的六條政策措施》解讀
本報記者周林
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對穩定經濟增長具有關鍵性作用。
日前,市政府制定了扎實穩定全市經濟運行的一攬子措施及配套政策。其中,《關于穩投資的六條政策措施》從強化項目謀劃儲備、暢通審批綠色通道、強化項目服務保障、多渠道爭取中央資金、保障項目順利施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六方面提出具體政策措施。
強化項目謀劃儲備。緊跟國家政策導向和重點支持方向,超前謀劃一批網絡型、數字型、城市、農業農村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聚焦25個重點產業鏈和46個特色產業集群,持續謀劃儲備一批優質產業項目。動態完善投資項目庫,夯實項目支撐,將年度投資計劃全部落實細化到具體項目。年內新增省重點前期項目70個以上。
暢通審批綠色通道。各縣(市、區)組成工作專班,落實點對點為項目提供“保姆式”代辦審批服務要求。全面推行“不見面”審批。指導項目單位通過河北省政務服務網、在線平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相關微信服務號等網絡平臺,進行有關投資審批事項在線申報。市、縣審批部門在線審批,備案項目信息在線打印。對需評審的項目,第三方機構開展線上評審。推行容缺受理容缺審批,對項目基本條件具備、主要申請材料齊全,不影響實質性審核的行政審批事項先行受理。申請人在補齊補正全部材料后,由審批機關頒發相關批文、證照。
強化項目服務保障。市、縣建立重點項目環保正面清單臺賬,在滿足環保要求的情況下,實行全過程“不停工、不檢查、不打擾”。對能耗強度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25年目標值,以下同)的新建項目(“兩高”項目除外),不受能耗增量指標限制。對能耗強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新建項目,所需能耗計入“十四五”能耗增量。超出市下達的能耗強度控制目標后實行等(減)量替代。
多渠道爭取中央資金。按照《中央預算內投資及相關中央資金申報指引》,聚焦重點領域,積極爭取中央、省預算內投資支持。在防范政府債務風險的前提下,及早做好新型基礎設施、新能源等新增領域專項債券項目篩選申報工作。適度超前謀劃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爭取更多項目支持、資金支持,力爭年內爭取中央、省預算內投資16億元以上。
保障項目順利施工。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鼓勵實行閉環管理和專用通行證制度。保障項目用工用料和物資需求。以縣(市、區)為單位,在滿足環保要求的前提下,利用邊遠和空閑場地統籌建立砂石料儲備場庫,滿足域內建設工地20日以上各項用料需求。
激發民間投資活力。落實放寬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等領域準入要求,除法律、法規明確禁止外,一律向民間資本開放。推動民間投資參與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規范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參與盤活國有存量資產,提升運營效率,獲取合理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