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添綠扮靚村莊
5年來,我市完成村莊綠化23萬畝,37個村獲評國家森林鄉村,125個村獲評省級森林鄉村——
本報訊(記者武健 王露橦)“以前這順水河兩岸都是光禿禿的,一刮風,沙塵滿天飛。”不久前,在南和區賈宋鎮冀牌村順水河旁,村民冀小魁指著岸邊成行的綠樹說,“你瞧,現在這里綠樹成蔭,成了咱們休閑的好去處?!奔叫】纳砗?,垂柳依依、河道碧波蕩漾,岸邊的樹蔭里,納涼的村民三三兩兩坐在一起,享受盛夏傍晚的美景與愜意。
近年來,我市堅持把造林綠化與美麗鄉村建設、生態環境治理、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結合起來,一體化推進,大力實施綠滿邢襄工程。今春以來,我市特別是平原縣(市、區)落實國家關于嚴禁耕地“非農化”“非糧化”要求,進一步把造林重點由過去的成方連片造林向村莊綠化、四旁植樹等轉移,加大房前屋后、街道兩側及閑隙地等綠化力度,重點綠化村莊1455個。
巨鹿縣聘請河北農大專家團隊高標準編制村莊綠化規劃,今年重點打造的56個村莊完成植樹6萬株;平鄉縣以鄉村道路、田間道路、溝渠等為框架,“見縫插綠”栽植小冠生態喬木樹種,做到有路就有樹……在平原縣(市、區),科學規劃、宜綠盡綠成為今年造林綠化工作的新方向。市林業局四級調研員姚憲法介紹,最近5年,各縣(市、區)堅持村內精細綠化、村周邊規模造林協調推進,以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綠化為重點,積極開展村莊綠化,基本實現“村內有綠地、院內有花果、路渠有綠蔭、四旁有樹木”的村莊綠化格局。
與此同時,各縣(市、區)在村莊綠化中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嚴把苗木、挖坑、栽植、管護等環節,基本做到了挖大坑、用大苗、澆大水。在綠化模式上堅持多樹種混交,常綠樹種與落葉、彩葉樹種合理搭配,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花則花、宜果則果,保證了綠化效果。
截至目前,我市已利用5年時間累計完成村莊綠化23萬畝。全市已有37個村獲評國家森林鄉村、125個村獲評省級森林鄉村?!拔覀儗猿职呀⒔∪L效管護機制作為村莊綠化工作的重要保障,確保村莊綠化成果‘有人管、留得下、長久綠’。”姚憲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