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前,市生態環境局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大污染防治力度,進一步鞏固退后十成果,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積極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該局強化精準管控,實行總量控制,每月核算總量指標,日控月考,狠抓工程減排,謀劃實施鋼鐵、水泥、玻璃、垃圾發電等重點行業深度治理項目180個,完成涉VOCs企業改造項目137個。發揮6個污染因子專班作用,扎實開展揚塵污染攻堅月、機動車污染管控、餐飲油煙整治、夏季VOCs治理等專項攻堅行動。精準指揮調度,每天兩次發布指令,明確管控重點和要求,建立削高值機制,出現高值,實時推送,保持主動。堅持“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差異化管控,堅決防止應急管控“一刀切”,推進績效評級“升A晉B”行動,幫扶重點行業企業提檔升級,進一步提升環境管理水平。績效評級為A級和引領性企業可自主采取減排措施,B級及以下實行差異化管控,通過鼓勵“先進”、鞭策“后進”,推動引領企業提標改造,提高績效等級,促進企業高質量綠色發展。
該局深化正面清單制度,進一步擴大納入正面清單企業(項目)范圍和數量,深入推進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制度化、規范化,將重點工程、戰略新興企業、重點出口企業、高精特新、小巨人及疫情保障等企業主動納入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對納入正面清單的企業,一般情況下少檢查,不打擾,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該局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優化監管方式,轉變執法理念,推行非現場監管執法,充分利用污染源自動監控、視頻監控、分表計電、無人機飛檢等手段,不斷提升執法監管水平,建立“無事不擾、無據不查、輕微不罰”的非現場監管執法模式,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生產打擾。進一步完善優化項目審批服務,對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省市重點項目、重要民生工程項目等有利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項目實行提前介入、全程服務。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喬段段通訊員 白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