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周林 通訊員耿超)近日,京津冀三地聯合建立企業“白名單”制度。經各地農業農村部門梳理報送,并經京津兩地農業農村部門溝通互認,我市共有49家農業企業納入京津“白名單”。其中,納入北京市、天津市“白名單”企業分別達到32、17家。
據悉,京津冀三地聯合建立企業“白名單”制度,可以根據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工作實際,適時分批次動態調整,推動三地重點企業和重點工程項目的異地配套企業互認、互通、互供、互保。納入京津“白名單”企業可享受保障企業復工達產、車輛通行等七項優惠政策。
服務保障企業復工達產。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根據疫情變化情況和實際需要,充分保障納入“白名單”的重點企業和重點工程項目在異地配套企業復工達產。面對突發疫情,以保障區域產業鏈供應鏈“不斷鏈”為目標,指導“白名單”企業制定閉環管理生產措施,以最小生產單元、最小人員編組分區分隔、錯時錯班優化生產流程。
保障“白名單”企業車輛通行。京津冀三地優先為保障“白名單”企業辦理“通行證”。及時將持有有效狀態“通行證”的貨車司乘人員信息作為“白名單”推送至三地公安部門,保障便利通行。推動跨區域信息共享,實現“白名單”企業、車輛和司乘人員可聯網查詢。
實施防疫管控舉措相互通報制度。及時通報首都疫情聯防聯控政策措施,三地防疫管控舉措統籌考慮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物流保通保暢和企業復工復產需求,避免簡單“一刀切”和“層層加碼”。
健全各領域常態化對接協調機制。健全完善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和急難問題“一事一議”工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白名單”企業反映的復工復產、物流運輸等訴求,必要時及時上報國家有關部門予以協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