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累計排查發現防汛隱患596處,整改隱患點591處,落實度汛措施5處
本報訊(記者韓芳凝王芳)從市政府新聞辦6月1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防汛形勢,我市從嚴從實從細做好各項防汛備汛工作。截至目前,已排查風險點位16萬余處,累計排查發現防汛隱患596處,已整改591處,已落實度汛措施5處。
根據氣候中心預測,今年汛期(6—8月),全市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312.8毫米)偏多2-5成,為370-470毫米,多雨時段主要出現在7月中旬到8月上旬,暴雨日數較常年偏多。預計汛期發生階段性強降水和暴雨洪澇,西部山區出現山洪地質災害可能性大,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較為頻繁,城市內澇和中小河流洪水可能性大。
市應急管理局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扎實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各項準備工作。提高防汛責任人風險意識和應急處突能力,對各級防汛責任人特別是新調整上任的各級領導干部,組織開展專題培訓,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處置能力。建立健全統一權威高效的應急指揮體系,進一步理順指揮體系和工作機制,明確防指組織體系、職責任務、成員單位分工和工作規則制度,完善信息共享和報送機制,確保政令暢通。同時,加快推進指揮中心建設,發揮好應急部門的綜合優勢和各相關部門的專業優勢,實現“化學反應”。
同時,強化預警和響應一體化管理,建立健全極端天氣和重大風險研判機制、預警與應急響應聯動機制。提升基層應對極端暴雨災害能力,完善防汛救災“一線工作法”和網格化管理,突出抓好包保責任制、預警“叫應”、轉移避險和應急隊伍建設等重點工作。廣泛增強全社會風險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開展“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防汛宣傳季”等活動,在全社會廣泛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教育,增強群眾防范風險的警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