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露橦通訊員喬曉慧)省水利廳日前印發的《河北省超采區地下水位監測情況通報》顯示,我市一季度淺層超采區地下水平均埋深為29.10米,較上年同期上升3.67米,升幅在全省設區市和雄安新區排名中,連續第3個月位列第一。
近年來,我市堅持“節、引、調、補、蓄、管”并重,持續推進水生態綜合治理,大力實施“河河有水”補水蓄水工程、農業地表水灌溉工程,開展全域河湖庫渠“五縱六橫”水網聯通工程,全面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提質提效,實現連續3年地下水開采量減少、地表水使用量增多、地下水位持續回升。今年1—3月,我市淺層超采區地下水位同比分別回升3.56米、3.70米、3.67米。
一季度,我市充分利用現有河渠、坑塘引調外域水1.37億立方米,其中,引江水0.9億立方米,用于工業生活領域0.52億立方米、生態補水0.38億立方米;引黃水0.17億立方米;引衛水0.3億立方米。統籌本地水庫開展河道生態補水0.82立方米。一季度,我市深層超采區地下水平均埋深為54.19米,較上年同期上升6.89米,在全省設區市和雄安新區排名中,連續第3個月位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