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東甲通訊員溫如燕
“我爺爺吳根其是退伍軍人,換證需要開一個證明,老人腿腳不方便,怎么能快點辦理?”日前,任澤區大屯鄉小屯村“百姓議事廳”微信群里收到一條消息。該村黨支部書記吳貴合看到信息立刻回復:“收到,我去老人家里辦就行。”回復完信息,他收拾好印章紙筆,快步前往吳根其老人家,不到十分鐘,證明信就開好了。
小屯村“百姓議事廳”群內不僅有群眾、村兩委班子成員,還有水、電、暖維修服務人員,村民反映到群里的困難訴求在第一時間都會得到解決。
“垃圾收運時間到,請大家將自家垃圾分類,一會垃圾收運車將上門回收垃圾。”自從有了“百姓議事廳”,這樣的話經常可以在群里看到。近年來,該村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按照“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轉運、分類處理”的方式全流程進行垃圾分類。環境美了、生活好了、心情順了,該村的一些改變正在悄然發生。以往因人員渙散、不夠集中而完不成、干不了的難事兒,現在都能集中力量辦好、辦牢。
閑暇之余,大家也總想著一起出把力。一人群內號召,大家出謀劃策,出工出力,對村內復興路進行改造,打造出“黨建文化一條街”,建設黨建文化段、生態景觀段、人居休閑段“三段”以及小游園,讓孩子有地方玩耍,老人有地方鍛煉,黨員有地方學習,“共建共治共享”成果遍地開花。
“回頭看看過去,再看看現在,小屯的變化太大了,這一切都離不開群眾的支持。”吳貴合感慨中又滿懷信心,“這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有了‘百姓議事廳’,工作更好開展了,我們要議出工作好點子,干出農民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