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周林 通訊員崔永申)日前,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領導小組印發《2022年邢臺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重點工作推進方案》,明確落實完善“114”防貧機制、持續鞏固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深化產業幫扶、義務教育有保障、深入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等16項重點任務。
完善“114”防貧機制,確保“零返貧”“零致貧”。各縣(市、區)和市直有關單位要利用好市級防貧防返貧大數據平臺,落實與低保線相掛鉤的動態調整機制,適時調整監測預警標準,精準確定監測對象,將有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納入監測范圍,優化自上而下排查和自下而上申報機制,簡化工作流程,縮短認定時間。健全跨部門工作會商和信息互通機制,實現數據共享。開展常態化幫扶,堅決防止返貧致貧情況發生。
持續鞏固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有效解決因病返貧致貧問題。完善大病保險保障政策,在全面落實大病保險普惠待遇政策基礎上,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實施起付線降低50%、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取消封頂線的傾斜保障政策。夯實醫療救助托底保障,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報銷后,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費用給予醫療救助。
深化產業幫扶,鞏固提升脫貧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壯大脫貧縣農業特色產業,每個脫貧縣重點發展壯大一個特色鮮明、優勢集聚、產業融合、競爭力強的特色主導產業。完善脫貧村“一村一品”臺賬,建設“一村一品”示范村。持續優化市縣鄉村四級產業技術服務體系,瞄準產業關鍵環節,開展“十項”科技服務。持續提升經營主體服務能力,著力培育一批市級示范家庭農場、示范合作社。
義務教育有保障。嚴格落實“七長負責”控輟保學責任制,建立教育扶貧“一村一檔”“控輟保學”臺賬,完善輟學學生行政督促復學機制、入學聯控聯保工作機制、控輟保學動態監測機制,實現“網格化”動態管理,確保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脫貧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不失學輟學。嚴格落實“兩免一補”政策,確保應助盡助,做到及時足額按標準發放,不漏助不失助。做好我市“兩類人群”(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就學學生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密切關注,及時幫扶,確保不因教返貧致貧。
深入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鞏固“萬企幫萬村”行動成果,扎實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以產業對接、發展共贏為目的,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商(協)會通過產業投資、就業扶持、消費幫扶、資源開發、智力支持、公益捐贈等途徑,開展村企共建,積極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我市還將從確保農村群眾飲水安全、深化科技幫扶、所有農戶不住危房、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幫助脫貧勞動力穩崗就業、加強兒童關愛服務、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1805戶、強化銜接資金投入、擴大小額信貸發放規模、基本醫療有保障、強化駐村工作隊管理、做好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等方面發力,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