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馬維勇)日前,市紀委辦公室印發《關于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項整治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決定在全市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整治工作,持續整治營商環境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為企業紓難解困,打造最優發展環境。
《實施方案》明確,整治內容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及其他問題共3個方面。其中,重點領域包括:行政執法領域,執法檢查過多過濫、多頭檢查、重復檢查、以罰代管等;行政審批領域,違規設置審批環節或前置條件等;涉企司法領域,涉及企業及企業家案件徇私枉法、久拖不決等;政府誠信領域,“新官不理舊賬”,誠信政府、政務公開工作有差距等。重點問題包括:亂作為,執法任性隨意,濫用職權,以權謀私,吃拿卡要等問題;不作為,服務企業意識淡薄,對企業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推諉扯皮、懶政怠政;慢作為,服務企業能力不足,業務政策不熟練,對企業訴求機械套用政策,不能及時為企業紓難解困;假作為,服務企業作風不實,工作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弄虛作假,敷衍了事。其他問題包括:各級黨員干部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存在的違規違紀、職務違法、職務犯罪問題。
根據《實施方案》,專項整治工作分為安排部署、集中整治、建章立制、總結鞏固4個階段。聚焦整治重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暢通舉報途徑,鼓勵保護群眾、企業監督舉報,對通過檢舉控告、日常監督、媒體曝光、暗訪檢查及問題線索大起底等多渠道發現的有關問題線索,按照整改類和線索類建立“問題臺賬”。屬整改類的,務求整改落實到位;屬線索類的,原則上按屬地原則交由當地紀委監委處理,對頂風違規違紀違法問題一律深挖徹查。扎實做好同級同類案件警示教育,切實發揮專項整治工作的震懾作用,堅持以案為鑒、施教為先,指名道姓公布一批典型案件,運用案件資源,推動同病共治。
《實施方案》提出,充分調動企業、群眾、社會各方參與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整治工作的積極性,廣泛收集市場主體的意見建議,通過調查問卷、上門走訪、組織座談等方式,深入查找各種阻礙決策執行、影響政策落地、損害營商環境、服務企業不力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