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清河縣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場新聞發布會。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3月7日0-24時,清河縣新增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為輕型。確診病例的行程軌跡已通過市縣新媒體矩陣予以刊發。
答記者問
會上,清河縣人民醫院、清河經濟開發區、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關負責人就記者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回答。
記者:當前,疫情形勢嚴峻,清河縣人民醫院承擔著守護全縣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重擔,為保證群眾方便就醫,采取哪些措施?
清河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王景軍:為方便群眾就醫,我們重點采取了4方面的措施:
一、加強院感管理。嚴格執行三級預檢分診制,采取三道防線逐層把控,對入院患者進行層層把關,最大程度規避風險因素。住院病區嚴禁探視,最大限度減少陪護數量,做到環境不交叉、人員不聚集,達到在院人員的閉環式管理目的,給患者提供安全的就醫環境,切實保障來院人員的健康安全。
二、規范就醫流程。
1.嚴格落實全員預檢分診制度,預檢分診未見異常者,按照正常診療流程就診;發現異常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風險的,由專人按照指定路線引導至發熱門診就診。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及“一室一醫一患”制度。
2.有急診搶救醫療需求人員和即將分娩的孕產婦,直接撥打8199999急救電話,同時聯系社區(村)工作人員對接8199999救護車,并告知就診人員管控情況,診療結束后安排專用轉運車送回就診人員。
3.嚴格堅持普通病房收治標準,進入普通病房的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須持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未排除新冠病毒感染風險的患者不能進入普通病房。住院患者嚴格執行非必要不陪護,確需陪護要固定人員。所有病區實行24小時出入管控,嚴禁探視。
三、嚴格醫院內部的管理。按照縣防控辦疫情防控期間人員流動管控原則,醫院采取閉環管理,全院職工吃住在醫院,最大程序度的降低感染機率,同時做好員工食宿安排工作,臨時應急物資的采購,做好外圍食材的保障,餐廳供應患者以及陪護的飲食。保障供水,供電,供氧等后勤正常運行。生活垃圾定時收集轉運,醫廢按照院感規定收集,消殺、轉運,交接。采購儲備足量的疫情防護物資及藥品。
四、提升我院應急醫療保障能力。
1.制定醫療救治應急預案,承擔急危重癥患者救治任務,對于有風險的急危重癥患者先在緩沖區先行救治。對于不能提供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未排除新冠病毒感染風險的急危重癥患者,我院已開辟單獨搶救通道,第一時間接受患者,第一時間在緩沖區進行診療或手術,同步進行核酸檢測。對于救治結束后需留院治療者,要在緩沖區域單人單間隔離治療。
2.協調專家團隊提供健康咨詢和病情評估等服務,確保長期治療患者不因疫情發生受到影響。
3.與上級醫院開展遠程會診,對于危重患者申請上級醫院專家指導診療,保證診療安全。
記者:作為屬地管理部門,經濟開發區在指導、督促企業做好疫情防控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清河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寧景毅:清河經濟開發區區域面積廣、企業分布廣、與城區鎮區交叉區域多,且人員結構復雜、流動性強,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在疫情防控方面,突出抓好響應快、排查全、管控實、防控牢幾方面工作。
一是響應快。3月2日凌晨,在接到邯鄲市1例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初篩陽性人員的協查信息后,獲知該人近期曾在順城化工經銷處工作、居住,開發區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預案,抽調精干力量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下設綜合組、監測組、消殺組、轉運組、保衛組、中藥組、后勤組、垃圾分類處置組等工作專班,立即開展管控、排查、消殺等工作,第一時間對相關區域進行了封控、管控,阻斷人員流動。
二是排查全。成立7個網格小組,對全區域40平方公里的500余家企業、2個社區,以“洗房子”的標準進行滾動式、地毯式實時摸排,逐一建立人員臺賬,不漏一企、不漏一樓、不漏一房、不漏一人。同時,在社區實施“樓長+單元長+黨員志愿者”管控模式,充分調動業主委員會、黨員和群眾的積極性,形成“政、企、民”聯防聯控機制。
三是管控實。對涉疫重點區域科學分布、分類管理,分別設置封控區、管控區,第一時間摸清企業和人員底數,對重點區域人員全部落實居廠隔離,堅決做到足不出戶,全力配合縣防控辦做好核酸檢測、中藥服用、體溫監測、大數據流調和消毒消殺等工作。同時,對居廠人員嚴格按照要求落實管控措施,加強關懷服務,堅決阻斷疫情傳播鏈條。
四是防控牢。一是組織各網格指導企業做好核酸檢測、消殺、健康監測等疫情防控措施。二是將日常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未雨綢繆,提前儲備有30萬只口罩、84消毒液、體溫槍等防疫物資,在此次疫情突發時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積極幫助企業協調米、面、油、菜等生活物資,讓職工安心、放心居廠。三是組織專業消殺隊伍,對企業廠區、公共區域、重點點位進行全面消毒消殺。四是針對在個別原毛原料中檢測出陽性樣本的情況,我們對區域內所有涉毛企業進行了逐一摸排,立即對相關企業進行風險控制,配合縣防控辦做好樣本提取相關工作。五是在開展多輪全員核酸檢測、人員排查、流調核查、大數據推送、人員管控等疫情防控工作同時,不斷查找漏洞、改進不足,進一步健全長效機制,全面筑牢疫情防控網。
記者:在疫情防控方面,咱們志愿者在為民服務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
清河縣宣傳部二級主任科員張留雙:連日來,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形勢,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迅速行動、創新舉措,做好三個“結合”,即: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管控與關愛相結合,充分發揮各級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作用,科學有序開展志愿服務,打通引導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一、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營造人人防控的強大聲勢
切實有效防控疫情是當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的首要任務。
一是“線上”暢通百姓議事廳和書記縣長接訴即辦熱線等服務平臺,傾聽群眾聲音;“線下”調動各級各類志愿隊伍有序參與疫情防控,用“志愿紅”筑起疫情防控“防火墻”。
二是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利用“村村響大喇叭”、微信群、公眾號等“線上”平臺,將最新疫情通報、政府公告等及時推送;“線下”精準開展志愿服務,營造聯防聯控主體氛圍;
三是組織教育、醫療和心理輔導等專業的志愿者開展“線上”心理疏導,同時發動文藝志愿者,以疫情防控知識為題材,創作相關短視頻、動畫等開展“線下”宣傳活動。
二、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匯聚聯防聯控的強大合力
在當前全縣疫情防控嚴峻復雜的形勢下,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積極做好志愿服務活動,做到“集中”與“分散”相結合。號召組織志愿者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在縣防控指揮部的集中統一調度下,積極投身防疫一線,開展疫情防控相關志愿服務,保障群眾健康安全;充分發揮縣實踐中心、所、站、點遍布城鄉、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按照“群眾的需要在哪里,志愿者的服務就在哪里”的要求,調動全縣500多支志愿服務團隊、2600多名文明實踐聯絡員和小區樓長等開展就近就便分散式、精準式服務,匯聚聯防聯控的強大合力;清河志愿者目前分散在重點人員摸排、疫情防控宣傳、人員出入管控和街道巡邏勸返等各個崗位。
三、管控與關愛相結合,架起民生保障的愛心橋梁
疫情發生后,對縣一線抗疫人員以及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重點人群的關愛是一個緊迫課題,為此,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實施管控與關愛相結合的措施,要求志愿者既要當好疫情防控的“協管員”,也要當好服務群眾的“跑腿員”,積極開展全方位、人性化的關愛幫扶行動,將群眾生活物資送到群眾家門口,真正架起百姓的“愛心橋”,同時努力做好一線工作者的后勤保障,全面做好重點人群居家隔離管理、醫療健康指導、心理疏導服務和關懷關愛等具體工作,確保管得住、管得好,隔得穩、隔得暖,全力守護重點人員和全縣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積極做到防疫工作延伸到哪里,志愿服務的關心關愛就跟進到哪里!
通訊員:裴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