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辦印發《意見》
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
■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行業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
本報訊(記者籍明泉)近日,市政府辦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市推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體制機制更為完善、運轉順暢,國家、省推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政策措施在邢臺落實到位、落地見效,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行業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對外貿和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力爭外貿新業態新模式進出口占全市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積極推動外貿數字化轉型。推進新技術在外貿領域應用,運用數字技術和數字工具,促進外貿全流程各環節優化提升,建立線上線下融合、境內境外聯動的營銷體系。支持企業開展跨境電商出口業務,落實跨境電商稅收支持政策,推進跨境電商園區建設。加強優秀海外倉培育,支持海外倉網絡建設,到2022年底,建成我市海外倉情況數據庫,新增建設至少1家海外倉。高水平建設邢臺保稅物流中心,2022年底完成場站改造工作,2025年底前完成申請保稅物流中心驗收工作。
持續推動傳統外貿轉型。推動數字化智能技術與傳統外貿融合,支持傳統外貿企業運用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先進技術加強研發設計、開展智能個性定制化生產、提升品牌價值,鼓勵企業、高校、商協會建設孵化機構和創新中心,培育更多新業態市場主體,到2022年底,我市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達到400家以上。推進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建設,推動我市清河羊絨、平鄉童車、寧晉電線電纜、寧晉服裝、南和寵物食品、內丘毛絨玩具等特色市場進一步擴大出口規模、完善公共服務功能,積極組織開展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申報工作,壯大外貿主體隊伍,擴大外貿出口規模。
積極推動外貿服務向專業細分領域發展。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健康發展,到2022年底,至少新增1家海關AEO企業、服務外貿企業總數達到30家以上。支持外貿細分服務平臺發展,支持5個國家級和9個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在外貿細分領域共享創新,深耕垂直市場,走“專精特新”之路;鼓勵外貿企業自建獨立站,支持專業建站平臺機構優化服務。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做好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企業調研摸底,挖掘培育一批重點企業,進一步夯實產業基礎,2022年,每個省級開發區至少培育1家重點企業,力爭2025年底前,創成省級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示范基地(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