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東杰任付珍
喜歡徒步的市民,都熟知信都區西黃村鎮前馬廠村。市區西部最經典徒步線路“馬皇線”,就是以這里為起點,以皇寺村為終點。近十年來,節假日走“馬皇”,已成為徒步愛好者的首選。
如今,前馬廠村有一個期盼:從起點成為終點。這看似簡單卻不容易實現,但他們滿懷信心。
“我們要抓住區里籌辦市第六屆旅發大會的機會,重點安排徒步游圣水寺等3條分線路開發、特色飲食、農產品展示區、河道整治美化、沿路果蔬大棚示范園和古民居保護利用等工程……”2月10日上午,前馬廠村31名黨員干部、村民代表一起討論了今年的謀劃。
村黨支部書記崔維江說,一切都為讓更多人“留下來”。
“當然,關鍵是有讓人留下的理由……”崔維江說,前馬廠村以前輝煌過。明清時期,該村是晉冀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曾建有大型馬場,東來西往的商隊都要在此歇腳、倒換牲口。現在,村里保留完整的古院落還有30多個。20世紀80年代,村子一度是個“亮點村”。每年產10噸優質酸棗仁,與前南峪、前晉祠并稱為當時邢臺縣的“三前”。
然而,這些畢竟都已是“老黃歷”。
春節后,連續參加全市四級干部大會、信都區籌辦市旅發大會誓師動員會,崔維江感覺找到了“新起點”。“西黃村鎮距離市區20公里,有天梯山、景梅山等多個景區,是淺山丘陵區重點景觀帶。把已經形成的徒步游納入全鎮、全區旅游大盤中,同時開發新項目,打造前馬廠村自己的閉環旅游線路……”
崔維江說,今年謀劃的項目前期預算300余萬元。“目前我們需要誠心誠意招商引資,確保在旅發大會前初見效果。下一步,前馬廠還將繼續瞄準市區近郊游,吃好旅游這碗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