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石家莊訊(記者張文學)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青少年健康成長對家庭和社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前,抑郁癥患者呈現(xiàn)低齡化趨勢,一些青少年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傷害。雖然教育行政部門、共青團、各級各類學校等開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有條件的學校還建立了心理咨詢室,一定程度上維護了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但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建議針對廣大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使更多教師了解青少年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以便及早發(fā)現(xiàn)并解決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切實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和心理負擔,教育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減輕中小學老師的工作和心理負擔,使教師能夠保持良好狀態(tài),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產生積極影響。同時,有效利用“家長學校”“家長課堂”等形式,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化教育機制,形成合力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