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論學習貫徹市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
本報評論員
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環境的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開創邢臺現代化高質量趕超發展新局面,良好生態環境是有力承載,也是內在要求。認真學習貫徹市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就要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深化生態治理,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要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更大力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要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為完成省第十次黨代會確定的“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堅決打贏“碧水保衛戰”,全面提升水環境質量。堅決打贏“凈土保衛戰”,推動土壤資源永續利用。
環境如水,發展似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要以更嚴要求加快生態保護修復,為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不斷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將生態保護與修復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持續推進礦山綜合整治,深入實施打擊盜采礦石河砂專項行動,全力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要以更高站位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也是推動邢臺高質量趕超發展的重大機遇。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使命感責任感,積極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護美綠水青山,方有金山銀山。只要我們樹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就一定能既護美綠水青山,又做大金山銀山,加快建成綠色低碳、生態優美的現代化邢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