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育良種

    2021-12-30 08:48:03 星期四  來源:邢臺日報

    獲評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張文杰團隊選育的小麥耐熱高產新品種“嬰泊700”單產提高5%以上,累計推廣1000余萬畝,增產4.9億斤——

    匠心育良種

    本報記者 閆麗靜 郭文靜

    通訊員 朱麗娜

    12月28日,北風呼呼作響。

    寧晉縣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的試驗田里,墨綠的麥苗已半拃多高。上午8點,站長張文杰蹲在田里,先是拔起一叢麥苗,觀察根系和葉片,再扒開土層看墑情,然后將信息逐一錄入手機試驗育種調查系統。寒風吹在臉上,像刀割一樣。

    農閑時節,空曠的田間,張文杰和同事逐地塊觀察小麥冬季階段的各種性狀,“一天也不敢耽擱”。

    22年來,他們致力于選育耐熱小麥品種,參與完成的“小麥耐熱基因發掘與種質創新技術及育種利用”項目獲評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受到表彰。作為項目應用成果的“嬰泊700”,得到專家評委的一致好評。

    草帽底下出良種

    1970年,張文杰出生于威縣農村。從小就參加農業勞動,他深知農民種田不易以及在科學種田技術方面的欠缺和需求。

    讓農民好種田、種好田的愿望,打小便在張文杰心里萌生。

    上初中時,雖然家境不算好,但張文杰仍然省吃儉用堅持訂閱《河北科技報》,并把從報上學到的實用技術用于實踐,幫父母和鄉親提高農業生產管理水平。

    高考填報志愿,張文杰毫不猶豫地報考了河北農業大學邯鄲分校農學專業。1993年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寧晉縣大曹莊農場任技術員。1995年后,隨著農場種子產業化發展,他開始從事小麥育種工作。

    育種好比在大海上航行,選準方向至關重要。

    小麥屬于溫帶起源的喜涼作物。隨著溫室效應加劇,全球平均氣溫不斷升高,頻發的高溫天氣已經成為制約中國乃至世界小麥生產的重大氣候災害之一。“嚴重年份可導致小麥減產三分之一以上。”張文杰介紹道,培育耐熱品種是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確保小麥高產穩產的有效途徑,也是各國研究的焦點和難點。

    所以,張文杰團隊把目標鎖定為選育小麥耐熱品種。

    “要選出好種、種出好麥必須勤下田。”張文杰堅信“草帽底下出良種”。每天,他們不是在麥田一行行一株株觀察記錄,就是在電腦前思考分析密密麻麻的數據。

    正常年份,十月播種,次年春末人工授粉雜交,六月收麥、脫粒,七八月考種、整理數據……一季下來,至少要收集記錄上萬條數據。

    “他心里只有小麥,對小麥比孩子還親。”張文杰的妻子張海英只身扛起家庭重擔,有時不禁埋怨。

    團隊成員吳亞輝家在石家莊,盡管只有兩個小時車程,但他一年回家不超過5次;另一位成員代繼軍早出晚歸、節假日不休,幾乎沒照看過年幼的孩子。

    試驗田幫工李振菊感嘆道:“咱農民還分個農忙農閑呢,張站長他們一年到頭忙不停,比我們辛苦多了!”

    百萬分之一幾率

    11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時,張文杰缺席了。

    今年雨水大,小麥播種較常年晚。當時,他正在緊張準備,開始新一輪的選育工作。

    總結“嬰泊700”選育之路,張文杰用“大浪淘沙”來形容。

    從1999年起,張文杰團隊選用中國農業大學的種質資源,開啟了小麥耐熱品種的“千挑萬選”。

    第1年進行雜交,第2年從收獲的數以萬計的籽粒中選出品性最好的。手摸、眼看、牙咬、尺量、秤稱……他們對產量、抗性、籽粒飽滿度等幾十個指標進行分析研判,結合實際種植中的表現,選取素質最好的籽粒進行培育。

    第3年,再從收獲的籽粒中擇優培育……直到第7年,性狀基本穩定。此后,開始品種鑒定、區域試驗,這一過程又是6年。

    13年時間,于張文杰團隊而言,是日復一日的辛勤付出。

    夏天最熱時,他們頂著烈日,觀察哪個株系抗干熱風能力強,常常是一身汗、滿身土。雖然選育的是耐熱品種,但是兼顧抗寒性,冬季也不掉以輕心,在地里一蹲就是四五個小時。

    為了獲取最準確的數據,他們不但要看小麥長勢長相,而且不放過鼠咬鳥食等任何細微的變化。

    據統計,一個小麥品種從雜交、后代選育到通過審定的幾率只有百萬分之一,即便通過審定,但能夠順利推廣、經得住生產檢驗、得到農戶歡迎的品種也是屈指可數。

    “百萬分之一啊,就需要百萬分的努力。”

    憑著十年如一日的執著和“偏毫厘不敢安”的嚴謹,張文杰團隊選育出的“嬰泊700”小麥品種于2012年通過河北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目前已推廣1000余萬畝。

    “‘嬰泊700’高產、穩產、抗逆性強、適應性好,截至目前仍然是我省主栽品種之一,為全省小麥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河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小麥專業委員會主任周進寶如此評價。

    “育”無止境攀高峰

    冬日的陽光鋪灑在成方連片的麥田里,棵棵麥苗吮吸著天地精華,積聚著生長的力量。

    大曹莊管理區種糧大戶蘇良琴6年來一直種植“嬰泊700”。“這個品種抗旱,每季只澆一水就行,抗病、抗倒伏能力都不錯。”性格爽朗的蘇良琴開口便笑:“趕上好年份,每畝地能打1300斤呢。”今年,她又種了1000畝“嬰泊700”。

    作為農業“芯片”,種子關系著中國人的飯碗安全。數據顯示,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四成以上。張文杰深知,農業科技人員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讓糧倉豐盈,確保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在推廣良種的同時,張文杰團隊還注重研究總結科學種植方法。

    過去,農民種地講究“糞大水勤、不用問人”。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保護環境的減肥減水“簡省栽培技術”。

    田間調研、觀摩會現場、與經銷商會面時,張文杰盡可能抓住一切機會推廣普及新技術。

    良種配良法,農民多打糧。據測算,與當地其他主栽小麥品種相比,“嬰泊700”單產提高了5%以上。推廣10年來,累計增產4.9億斤。

    “我們國家已經實現水稻和小麥兩大口糧絕對安全、主糧基本自給,但總體來說處于一種緊平衡狀態。”張文杰對糧食安全有著深刻而緊迫的認識。

    鮮花和掌聲過后,張文杰和同事們一轉身又鉆進麥田,進入種子的世界。

    張文杰清醒地告誡團隊,育種人要與時間賽跑,選育出產量更高、品質更優、抗性更強的農作物品種,不斷滿足人們對糧食產量、安全營養及食品多樣化的需求。

    眼下,打好種業翻身仗、加快推進種業振興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種業利好政策密集出臺。

    張文杰和他的團隊再次擰緊發條,干勁兒更足了。

    邢臺日報、牛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

    獨家授權邢臺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

    廣告加載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黄色一级视频| 国产交换丝雨巅峰|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污污污污污污www网站免费| 公交车后车座的疯狂运| 丰满少妇AAAAAA爰片毛片|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 老鸭窝laoyawo国产精品| 国产高跟黑色丝袜在线|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男人扒开女人下面狂躁动漫版| 国产乱妇无码大黄aa片| 日韩黄色片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www性久久久com| 最近中文字幕版2019|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 | 女人被弄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免费一区区三区四区| 美女的尿口无遮掩的照片|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日韩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粗壮挺进人妻水蜜桃成熟| 噼里啪啦国语在线播放| 调教奴性同桌h| 国产在线观看的| 国产交换丝雨巅峰|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亚洲自拍欧美综合|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潘金莲 | 中国老太大bbw|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桃花岛|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草莓视频黄色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