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21《有請講書人》講書大賽”總決賽落帷
本報訊(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王露橦)邢臺,守敬故里,太行山最綠的地方。這里被史學家譽為“燕趙第一城”,清風樓、王硇古村等星羅棋布的歷史遺跡,延續著文明記憶,見證著斗轉星移。連日來,2021年度“邢臺十大城市文化名片”評選活動吸引社會各界廣泛熱議和積極參與,大家表示,每一張邢臺名片都是邢臺故事的“講述者”。
“邢臺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色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我認為抗大是邢臺最有代表性的名片。”市民任付珍說,沒有教室、禮堂、桌椅,抗大學員夏天就在麥場、河畔和樹蔭下上課,冬天在豬圈、牛圈里學習。沒有鋼筆,他們就把子彈殼、敵人用過的罐頭筒鐵皮磨尖當筆用。他說,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更應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經濟強市、美麗邢臺建設好。
昔有抗大干部、學員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斗爭,今有“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國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我把票投給35年如一日,幫助10萬農民甩掉‘窮帽子’的李保國教授。”市民李但說,自己生在農村,深知農事辛苦。李保國把科研成果無私傳授給農民,讓前南峪、崗底等村莊的140萬畝荒山披綠,為邢臺作出了巨大貢獻。
榜樣故事歷久彌新,文化魅力無處不在。
“還記得全國各地支援武漢疫情防控時,邢臺官方發布過一張海報,海報左半邊為武漢地標性建筑黃鶴樓,右半邊為邢臺城市原點所在地清風樓,海報名為‘清風樓為黃鶴樓加油!’”網友“小兔子樂呵呵”為清風樓投票,她說,跨地域文化交融,兩地人民心連心,拉進了精神上的距離,這或許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