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業農村局
抓黨建促振興“五個著力”保推進
本報訊(見習記者韓芳凝通訊員耿超)日前,市農業農村局以市委組織部《關于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實施方案》的要求為導向,認真履行部門職責,主動作為,突出實效,重點做好“五個著力”,為推動全市鄉村全面振興和高質量趕超發展做出貢獻。
全面促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必須充分發揮市委、市政府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引領作用,著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將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行動、鄉村治理、農村改革、農民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和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等七個方面統籌推進,落實36項重點任務清單,確保高質量完成各項任務,努力探索鄉村振興戰略的邢臺模式和邢臺樣板。
謀創農村建設新局面,必須著力提升鄉村振興示范區創建水平。以打造4個省級、20個市級和4個示范片為重點,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實施鄉村振興示范區創建重點項目推進三年行動計劃。2022年重點抓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三大類、175個項目實施,投資總額128.39億元(產業發展類項目77個,投資額108.47億元;基礎設施類項目68個,投資額13.2億元;公共服務類項目28個,投資額6.62億元)。通過重點項目推進,每個縣(市、區)打造1個集產業發展、環境整治、鄉村旅游、鄉村文化、鄉村治理等重點要素集聚的高標準鄉村振興示范區。
要著力強化基層干部理論武裝,帶動一片做示范。市、縣黨委政府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加強理論學習,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指導工作;要抓好高素質農民培育,每年培訓鄉村振興帶頭人3000人以上;要充分發揮66所田間學校在服務農民、指導生產、引領產業發展方面的作用,抓好田間學校的提檔升級。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要著力培養鄉土人才,以特色種養、加工物流、品牌銷售、休閑農業為重點,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力度;發揮“土專家”“田秀才”作用,指導各地做好特聘農技員招募工作,努力培育一支精準服務產業需求、解決生產技術難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專業技術隊伍;發揮全市7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作用,在關鍵季節、關鍵農時,組織全市農技人員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全面提升農民群眾生產技能。
實現鄉村振興,要以強有力的農村集體經濟作為支撐。要著力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積極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農戶”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龍頭企業+農戶”等模式,拓寬集體經濟發展途徑。到今年年底,全市集體經濟年收入5萬元以上村占比提高到75%以上,市級村股份經濟示范社達到80家,逐步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穩定增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