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工程完結,農民工與包工頭約定給付工資期限后,各自回了老家,經多次催要,包工頭遲遲不給,雙方身處兩地,相距千里難維權。近日,信都區人民法院訴前調解團隊通過“云”開庭的形式,成功調解了兩起拖欠農民工工資糾紛案件。
兩起案件的三名原告均為吉林省某村農民,今年4月在信都區某小區打工。工程結束后,被告答應兩天內把拖欠三人的近3萬元工資款結清。出于對被告的信任,原告收下被告打的欠條后便返回吉林老家,隨后被告也返回保定老家。之后,三名原告遲遲沒有收到被告打來的剩余工資,在多次催要無果的情況下,10月8日,訴至信都區法院。
考慮到兩起案件標的和事實爭議都不大,如果讓雙方都趕赴信都區法院調解,既浪費時間,又增加原被告的經濟負擔,因此主辦人在征得多方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決定進行視頻調解。
10月14日,主辦人通過云審平臺,組織兩起案件原、被告依次進行了線上調解。最終,原被告就剩余工資給付期限及追索工資的經濟損失金額達成調解協議。(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冀文龍? 通訊員 徐蕾青 趙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