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郭文靜
陪同專程趕來北京的威縣縣領導對接光電建筑模塊生產項目,對一線招商員上報的招商線索初步篩選并指導后續跟進服務,晚上乘車返邢協調其他項目后續落地事宜……10月3日,雖說是國慶假期,但市駐京招商辦中關村駐地負責人王志彬卻比往常還要忙碌。
假期前夕,王志彬整理出近10個通過可行性論證評估項目的信息。十一期間,他將分別與五六個縣(市、區)招商部門負責人及主管縣領導就項目選址、自身資源要素保障、政策兌現能力等落地信息進行磋商。對于落地性較高的項目,之后安排對方來邢有針對性考察;對于不匹配該縣的信息及時調劑給其他縣(市、區),提高項目落地率。
重大項目投資動輒數億數十億,項目論證絕不能蜻蜓點水。在團隊正式召開項目論證會前,王志彬都要對招商員上報的線索給予初步分析,并對后續對接提出指導意見。這不,假期奔波于北京和邢臺之間的王志彬,還要隨時隨地通過微信視頻對招商員進行業務指導。這種工作常態,王志彬早已習慣。在他看來,假期也是招商日,仍要確保招商選資不松勁,項目對接不斷檔。
督促招商隊伍調整是假期王志彬的另外一場“重頭戲”。根據招商員績效考核結果及中關村駐地用人需求,他還要給各縣招商部門就招商員物色更新工作“支招”。
中關村駐地是今年市駐京招商辦新增的駐地,主攻京津地區產業轉移項目、中高端制造業項目以及高科技成長性強的項目。圍繞招商思路,緊盯全年招商目標,王志彬正帶領團隊千方百計鏈接資源,見縫插針招引項目,力爭全面提升項目招引質量及落地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