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黨代會和市“兩會”精神持續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真抓實干苦干實干,在奮進新征程中創造新輝煌
本報訊(記者謝霄凌 通訊員張海峰 邱堯 崔永申 張瑞千)連日來,全市廣大干部群眾持續認真學習市黨代會和市“兩會”精神,反響熱烈。大家紛紛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立足本職工作,忠實履職盡責,真抓實干、苦干實干,在奮進新征程中創造新輝煌。
“最大程度優化審批流程,力爭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再壓縮。”清河縣委書記張劍表示,清河縣將繼續按照改革領域只寬不窄、審批事項只減不增、審批環節只少不多、審批時限只短不長原則,深入推進全鏈條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以“保五爭三拼第一”的爭先意識和“突破條條框框、打破壇壇罐罐”的創新精神,爭做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無證明城市”創建的排頭兵。
“市黨代會和市‘兩會’精神為我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趙俊生表示,將圍繞會議精神,重點抓好項目用地保障工作,深入推進“標準地”改革、批而未供土地處置,用足用好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積極盤活存量用地空間,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規范土地管理秩序,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趕超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服務保障。
“加快中心城市成長是我市城市建設實現高質量趕超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市住建局二級調研員王慶輝表示,市住建局將以市黨代會和市“兩會”精神作為根本指導和行動指南,施非常策、興落實風,按照“五要件”要求,壓實責任,督導調度,圍繞“四位一體”新型城鎮化發展,加快中心城市成長和縣城建設提質升級;打好城市經濟綜合體、市中心城區“十大標配”、“三改一拆”系列組合拳,著力提升城市經濟、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治理水平,不斷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力、輻射力、發展活力。
“根據市黨代會和市‘兩會’精神,要用好防貧監測預警救助機制,落實‘四個不摘’要求,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做好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鄉村振興部門將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重要任務,繼續做好重點群體動態監測和幫扶救助,堅決守住不發生返貧和新增致貧目標。”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邵臻表示,下一步,市鄉村振興局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強化產業、就業、科技幫扶,實施好300個產業項目,推動脫貧人口就業,用好小額信貸政策,加強扶貧項目資產管理,推動脫貧人口持續增收。
沙河市教育局局長朱如森表示,將在市黨代會和市“兩會”精神的指引下,時刻保持“保五爭三拼第一”的奮進狀態,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著力建設溫馨舒適的幸福邢臺”總目標,繼續鞏固提升適齡幼兒入園率、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不斷擴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把好學前教育教師的入門關,提升教師隊伍素質;加強對學前教育教師在師德、法治層面的監管和培訓,深化幼兒園內涵發展,讓優質學前教育惠及到更多人民群眾,讓學前教育發展更有民生溫度,更顯小康內涵,更具幸福質感。
“市黨代會和市‘兩會’擘畫出了未來發展的新藍圖,為我們干事創業指明了方向和路徑,鼓舞人心、提振精氣神兒。”南和區和陽鎮黨委書記侯金波表示,和陽鎮將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堅持大抓落實、大干實事,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積極推廣“黨支部+”發展模式,著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千斤糧、萬元錢”產業,調整農業種植結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同時在人居環境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