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都區開展特色便民服務,實施臺賬化管理、項目化推進——
服務群眾下基層 全心全意解民憂
本報訊(通訊員王宏彥 記者謝曉燕)“有了這個電動移位機,給兒子翻身、扶他坐起,省勁兒多了。”8月3日,襄都區南羊市道社區居民張金生對前來回訪的襄都區婦聯主席田秀霞說。79歲的張金生照顧癱瘓的兒子近40年,現在老人照顧兒子起居已力不從心。區婦聯主席田秀霞在走訪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為其購買了電動移位機,解決了老人的實際困難。
襄都區把“訪萬家幫萬企解萬難”活動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有力抓手,走深走實。該區堅持一把手親自抓,縣級干部帶頭抓,上下聯動務實干。堅持大抓落實,大干實事,組織干部下沉一線走訪困難家庭,幫扶重點企業,全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幫助破解發展瓶頸和難題。
溝通“零距離”,服務“快簡優”。襄都區完善了包聯制度,重點走訪退役軍人、優撫對象、脫貧戶、邊緣戶、孤寡老人、失獨夫婦、下崗失業人員等重點人員。同時,著眼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身邊事,加強發揮“百姓議事廳”微信群作用,梳理上報群眾訴求,及時轉交職能部門處理,區、鄉、村三級協調聯動、快速解決,實現了零距離溝通、精準化服務。目前,全區共有三級“百姓議事廳”微信群435個,幫助群眾解決各類“微心愿”,參與群眾達7萬余人。
襄都區動員各級各部門開展特色服務,累計推出便民利民惠民舉措126項,努力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里。區民政局聚焦養老服務,在順德北社區成立了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長者食堂”,打造助餐、助醫、助急的“三公里生活服務輻射圈”;區教育局為解決“三點半”難題,在全區50所小學推行免費課后延時服務,覆蓋率100%,學生參與率達84%;區行政審批局成立“跑腿兒哥”代辦員隊伍,叫響“您辦事兒,我跑腿兒”服務口號,累計幫辦基層服務事項8700余件;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校長陪餐制進行再提升,推動建立區長、局長陪餐制,努力守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任務“列清單”,實事“馬上辦”。襄都區梳理明確了69項重點任務、175項具體工作,全部落實了“五要件”,實施臺賬化管理、項目化推進,并加強督導檢查,按月通報進展,持續跟蹤問效。區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邢臺銀行開展金融入企幫扶,先后走訪了轄區大型企業和商貿公司40余家,針對行業特點,在了解企業存量貸款和融資需求后,一企一策、精準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