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15日,我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6%
改善幅度居全省設區市第一位
本報訊(記者王露橦通訊員蘇立強)截至6月15日,我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5.26,同比下降16%,改善幅度在全省設區市排名中位居第一,在全國重點監測城市中排名倒20位,較去年同期(倒7位)前進了13個位次;PM2.5平均濃度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在全國重點監測城市中排名倒36位,改善幅度在全省設區市排名中位居第二。優良天數同比增加16天。
據介紹,今年以來,我市聚焦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退后十”目標,緊緊扭住重點工業企業和重點區域不放松,繼續堅持小車不限號、重大民生工程不停工的不擾民政策,通過月月開展攻堅、天天減排污染、時時管控因子、刻刻嚴查問題,最大限度減少污染排放。
我市堅持治企、壓煤、控車、抑塵、禁燒并舉,對216家企業排放量日控月考,每月動態調整50家重點大氣企業名單,在去年下降50%的基礎上,繼續減排10%以上。對全市4730家涉VOCs企業進行提標改造,推動市區及周邊涉氣中小企業入園進區升級改造,對標B級及以上或引領性標準提升治理。
加快工業企業“煤改氣、改蒸汽、改電”三代改造和居民清潔取暖“雙代”改造。加大散煤查處力度,嚴防散煤復燃,截至目前,排查發現問題446個,全部完成整改。
我市強化路檢路查、遙感檢測、黑煙抓拍、排放檢驗等大數據的應用,持續加強超標車輛管控,路檢路查抽測9.88萬輛次,處罰119輛次;非道路移動機械抽測6898臺次,處罰50臺次。嚴格落實“七個百分百”“兩個全覆蓋”要求,確保降塵量每月控制在8噸以內,查處揚塵案件798起,立案處罰376起。開展“兩禁一防一清理”集中攻堅,堅持“人防+技防”,加大對重點區域巡查排查力度,嚴厲打擊焚燒垃圾、秸稈、雜草等行為,截至目前,核實火情331起,移交公安29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