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藝通訊員 李曉燕
北依連綿群山,南鄰萬頃林海,東接平涉公路,西達蓮花池、國家森林公園蝎子溝,處于群山環抱之中的臨城縣趙莊鄉駕游村如今仿佛一處世外桃源,不專門循路前往就難以發現其蹤跡。
在硝煙彌漫的抗日戰爭時期,太行山深處的駕游村卻頗不平靜。作為冀西創立根據地最早的村之一,秦基偉、楊秀峰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生活過。冀西報社、冀西指揮部、冀西專署、冀西黨校、冀西民訓處及一二九師兵工廠、皮革廠和三八五旅、十旅、九連、七連、縣獨立營等也曾駐扎戰斗在這里。當時這個僅百戶人家的村子,就有約150人參軍參戰,40多人光榮犧牲在戰場上。
戰爭的硝煙散去后,村中一座座石砌小院成為我們追憶那段歲月的線索。5月26日,在村黨支部書記馬書紅的帶領下,我們在村中穿梭,努力重現當時情景。
這一處是馬山小家,為冀西報社舊址。往前走一段,就是冀西政府懲審處,對門便是冀西政府監獄。離冀西指揮部不遠,冀西政府黨校在一個路口相望,再走一會兒,又看見了太行山一分區司令部。1938年10月至1945年8月,冀西專署領導人不定期居住在駕游村,就是在這些平平常常的小院里組織領導地方政府支援前線部隊。一道道命令、一條條槍、一張張報紙、一個個戰士從這里走向了冀西廣袤的土地。
2018年10月,駕游村被省政府、省軍區評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為保護和恢復駕游古村落脆弱生態,更好傳承村莊的紅色資源,駕游村決定在堡外建設駕游新農村,將規劃范圍內的原住戶搬遷至新村居住。目前已有36戶新民居完成入住。
按照村發展規劃,一處處現存完好的紅色舊址將被打造為駕游村的紅色旅游項目,帶動村莊旅游業發展。其中,楊秀峰和鮑夫曾居住的小院就將改建成駕游村黨史展覽館。幾名工人正在院中忙碌著,爭取趕在7月1日之前完成施工。馬書紅介紹,小院外面計劃修整為一個小廣場,墻上鋪設一面黨旗。在院里,游客可以參觀黨史;在廣場,可以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