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榜樣力量 激發奮進動力
——廣宗縣以紅色資源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心走深走實
本報記者高敏
見賢思齊,以榜樣為鏡,汲取先進人物的精神力量,堅定自身理想信仰并積極踐行。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廣宗縣充分發揮吳洪甫這一寶貴紅色資源,成立老英雄宣講團、召開專題宣講報告會、編寫專題著作《最美老兵吳洪甫》,用榜樣之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引導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為廣宗高質量趕超發展貢獻力量。
講述紅色故事傳承革命精神
“當兵就要當精兵,打仗就要打勝仗……”5月8日,一場“老英雄紅色故事報告會”在廣宗一中報告廳舉行。80歲的全國最美退役軍人、國家一等功臣吳洪甫身著綠軍裝,胸前的軍功章鮮艷奪目,語言鏗鏘有力。臺下,聽眾時而擦拭雙眼,時而熱烈鼓掌。
吳洪甫,男,1941年出生,中共黨員,廣宗縣槐窩村人,退伍革命軍人。1959年12月入伍,1965年退伍回鄉。報告會上,吳洪甫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回憶往昔崢嶸歲月,為現場觀眾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教育課。報告感人至深、催人奮進,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堅定的信念和不變的初心。
“聽了吳洪甫老英雄的事跡,思想受到洗禮,精神得到升華,心靈得到觸動。吳洪甫是身邊的英雄,與榜樣越近,心靈共鳴越響亮?!迸c會者紛紛表示,通過學習,更加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理想信念。
黨史學習教育中,廣宗縣充分發揮吳洪甫這一寶貴紅色資源的優勢,作出向吳洪甫老英雄學習掀起黨史學習教育新高潮的決定,邀請吳洪甫老英雄深入機關、校園、企業、農村、社區,為全縣黨員干部和青少年學生講紅色故事共計30余場。組織全縣各級黨組織觀看吳洪甫英雄事跡專題片《承諾》,讀學專題著作《最美老兵吳洪甫》。
豐富學習形式 內容入腦入心
縣發改局副局長王成勝說,他們局除了集中聽吳洪甫事跡報告,還組織學習專題著作《最美老兵吳洪甫》,收看吳洪甫英雄事跡專題片《承諾》,并撰寫個人感悟。
縣教育局在組織局機關黨員干部集中學習的同時,將黨史教育擴展到廣大師生,并挖掘本地紅色故事,編寫校本教材;縣審批局成立讀書班,采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并在大廳大屏幕上滾動播出吳洪甫事跡專題片;縣人社局利用創業培訓之際,組織廣大創業者學習本地紅色故事,在入駐孵化園的企業中開展黨史學習;大平臺鄉組織小馬扎宣講團,深入全鄉33個村講身邊的紅色故事……
黨史學習教育中,廣宗縣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中共廣宗縣委關于在全縣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等文件,在全縣實施“五個一工程”即:創建一個紅色品牌,把向吳洪甫老英雄學習貫穿全縣黨史學習教育始終,開展黨史學習“六進”活動;創作一部黨史專輯,邀請老黨員、老干部深入發掘本地有特色更吸引人的紅色資源,創作一部體現廣宗黨史的大事記;開展一系列教育活動,開展“小馬扎”等基層宣講“微黨課”,組織瞻仰革命圣地、清明祭英烈、唱紅歌等活動,舉辦黨史學習教育培訓班,實現“兩新”組織全覆蓋;傳承一脈紅色基因,在全縣中小學開展紅色故事進課堂、進教材活動;建立一批黨建示范點,啟動一批黨建示范點建設,以點促面,示范帶動全縣。同時,組建以黨史專家、典型模范、“五老”為主體的志愿宣講團,構建縣領導帶頭、基層黨組織為主、志愿宣講團參與的“三位一體”宣講格局,先后共開展宣講300余場,受眾18000余人次。
服務群眾辦實事學習教育見成效
“做榜樣的‘粉絲’,貴在知行統一,重在身體力行。”縣人社局副局長趙林平說,今年3月,他們派出8人小分隊,入企140余家,收集3500條用工信息,在抖音和快手上直播,并通過村級就業社保協辦員將直播信息在本村微信群發布。此后每半個月收集直播用工信息一次。目前,直播用工信息3200條,2萬人次觀看直播,幫助530人實現就業。
效仿榜樣,就是要落實在行動上??h行政審批局將榜樣的力量化作為民服務。夏麥收割季即將到來,該縣李懷村楊立國等十幾名農機駕駛員想跨區作業,急需辦理大型農機駕駛證。原本領取駕駛證的時間需要20天時間,該局抽調人員加班加點,將時間縮減到10天以內,分兩批對40余人進行考試,為26人發放了駕駛證。楊立國等人以一面錦旗對部門的服務給予評價。
在大平臺鄉周田村,有一位特殊的保潔員李朋濤,不久前他還是村黨支部書記。由于年齡原因,此次換屆他不再擔任黨支部書記。卸任后,他主動當起了保潔員。他說:“吳洪甫是一等功臣,可以隱姓埋名幾十年,做一名普通農民。我們要學習他甘于平凡、耐得住清貧,盡己所能為他人、為集體做些事?!?/p>
在榜樣的感召下,廣宗河北通絡藥業有限公司員工陳偉旭立志要做精自己的檢驗技術。以前她覺得自己的檢驗結果比國標允許的誤差還要小很多,技術很不錯了。聽了吳洪甫的事跡后,覺得自己的檢驗技術還應該進一步提高。近來,陳偉旭每天反復練習天平和試劑檢測操作,找到最佳操作方案,并保持穩定,將檢測誤差降到最低。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廣宗縣不斷把黨史學習教育的精神力量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趕超發展的強大動力,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爭列省級重點項目數等多項關鍵性經濟指標增速走在全市前列,實現了高質量首季“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