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海關主動作為助力外貿經濟發展——
一季度我市外貿進出口總值41.6億元同比增長42.7%
本報訊(記者郭文靜通訊員蘆志濤)受疫情影響,今年我市外貿發展形勢嚴峻,部分外貿企業陷入訂單減少、成本增加的困境。邢臺海關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助力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全力降低疫情對轄區外貿發展的不利影響。據統計,一季度,我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41.6億元,同比增長42.7%。其中,出口38.7億元,同比增長53.6%。
“近日,德龍鋼鐵有限公司在申報進口一批鐵礦砂時,邢臺海關關員積極對接,幫助企業應用提前申報、兩段準入等海關便利通關政策,貨物到達港口后經取樣直接提離。”邢臺海關綜合業務一科關員吳輝說,如此一來,貨物較以前減少港口滯留時間近一個月,提高通關效率的同時,還極大減少了滯留成本。
聚焦制約外貿企業通關的關鍵環節,邢臺海關積極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應用和無紙化申報,引導企業用好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便利政策,落實7×24小時預約通關機制,為企業提供全天候、無障礙服務。一季度,邢臺海關進出口報關單申報率和檢驗檢疫單證電子化率均達100%,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壓縮逾九成。
4月26日,得益于應用海關保稅政策,邢臺維泰保稅倉庫在進口一批羊絨羊毛產品時先不繳納11萬元關稅,待產品出庫時再納稅,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緩解了資金壓力。今年以來,邢臺海關加強對加工貿易企業海關政策宣講,并結合前期驗廠工作,對關區加工貿易企業做好“一對一定制式服務”,指導企業用足用好國家保稅政策,一季度幫助出口企業減免關稅198萬美元,同比增加33%。
一季度,邢臺海關關區新增加工貿易企業7家,通過積極宣傳國家自貿協定政策,新增原產地備案企業131家,簽發各類原產地證書1045份,簽證金額4267萬美元。
此外,瞄準邢臺轄區羊絨特色產業、自行車童車玩具、軸承等特色產業,邢臺海關從培樹創新意識、保護品牌的角度,對外貿企業開展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宣講,并根據企業線索開展風險布控,保護企業品牌產品在海外市場不被假冒和侵權。一季度,共開展知識產權調研50余次,知識產權重點培塑企業4家,新增知識產權備案企業3家,還為臨西縣被侵權軸承出口企業提供海關知識產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