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晉縣黃兒營西村念活“三富經”
鹽堿地崛起全國文明村
本報記者孫建偉通訊員李三虎
“爺爺,快過來呀,這里的油菜花好美呀!”“哎,等等我,爺爺給你照張相。”年近七旬的老黨員寧京周與小孫子徜徉在如詩如畫的花海里,盡享春天的美麗景色。
春光明媚,微風吹拂。寧晉縣賈家口鎮黃兒營西村千畝銀杏樹林下的油菜花競相綻放,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映照著這個全國文明村、中國特色村、河北名村的迷人風采。
“我們這個村啊,地處黑龍港流域,原先都是鹽堿地,過去窮得很。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村黨委帶領干部群眾,念活了口袋富、腦袋富、生態富‘三富經’,俺們如今成為全國聞名的鄉村小都市啦!”寧京周激動地說。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黃兒營西村開始興起了電線電纜制造。但是那時多是小打小鬧,掛靠外地的大企業,生產一些低端產品,也沒有自己的品牌,大部分是作坊式加工廠,形不成合力。
2008年,時任中聯電纜廠(寧聯集團)廠長的寧小五擔任了村黨委書記后,多方籌資3.6億元,建設了占地3000畝的寧聯創業輔導基地,加速了行業的整合提升。2012年被列為省級創業輔導示范基地。
隨后,寧小五主持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了企業服務中心,幫助引導大型電纜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先后培育出中國馳名商標10個、省名牌18個、省著名商標21個。其中,年產值超億元的有10家,超5000萬元的50家。
擁有中國馳名商標的明達集團研發生產的鋁合金電纜打入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際市場。
2020年,全村完成社會總產值200億元,繳稅上億元,人均純收入達到了50000元。花園工廠、現代農莊、樓房小區、大型商超、星級酒店也陸續建了起來,鄉親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百姓的腰包鼓起來了,腦袋也要富起來。”寧小五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后,感覺責任更大、擔子更重了。他說,要實現農村的全面發展,就必須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在經濟建設實現突飛猛進的同時,營造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為改變落后、破舊的校舍面貌,寧小五帶領班子成員共籌集1800萬元,建成了全縣一流的農村小學和幼兒園,投資2.3億元的寧晉第十中學也拔地而起。同時,書香公園、文化廣場、農村書屋、戲曲協會、村史館等文化陣地也相繼建成,成為村民的精神家園。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該村已累計投入資金2億元,整合盤活土地3000多畝,建成了“農村森林”。同時,每條街道都實現綠化,喬灌結合,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一街一景,漫步村內猶如進入一個大花園,美不勝收。
得益于良好的生態環境,黃兒營西村還建成了集紅色教育與鄉村旅游于一體的新時代教育實踐基地,實景復原了“中共一大舊址”“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遺址”“七屆二中全會舊址”“遵義會議舊址”等場景,生動呈現了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至今的奮斗足跡。該基地2019年揭牌啟用以來,高峰期每天有上萬人次參觀學習,村集體年收入3000多萬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吹響了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軍的沖鋒號。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深入學習全會精神,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賡續紅色血脈,迸發前進力量,全力打造現代化小城鎮,早日躋身全國名村行列,以優異成績向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寧小五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