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許慶常 陳剛)“日產一次性醫用手套700余萬只,產能已經恢復到疫情之前水平。”日前,位于南宮市的河北泰能鴻森醫療科技公司負責人路文新介紹,近900名工人已全部到崗,12條醫療手套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企業生產步入了正軌。同時,企業三期項目也正在抓緊建設,其中一次性PVC醫用手套生產車間已經完成主體建設,即將購進設備投入試生產。
工業企業復工應開盡開,農業生產熱火朝天,生態環保晝夜巡查,旅發大會籌備緊鑼密鼓……眼下的南宮市,正積極擺脫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以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用過硬作風鉚勁實干,以快補晚,提速快進,盡快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把因疫情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奮勇爭先加快高質量趕超發展,掀起了新一輪發展熱潮。
在市區西部,總投資3.3億元的北京國林系統家具一期生產項目實現了竣工投產。“在相關部門幫助下,所招聘的160余名員工已經全部上崗,目前日產辦公家具500套。”企業負責人蔣光輝介紹說。
“目前,全鎮29個行政村黨委班子全部扎身春耕一線,指導群眾在做好防疫的基礎上搶抓農時,麥田回灌、棉田、玉米地旋耕作業、春季植樹造林都在緊張進行中。”高村鎮黨委書記劉志勇介紹。
在南宮市北胡街道辦事處農業產業園,30多名工人正在20個大棚內進行西紅柿整枝。“到月底可實現日產西紅柿3萬斤,收割茴香8萬斤,甜瓜10萬斤,帶動30多戶群眾實現增收。”南宮市光曙農業公司負責人張和平介紹。
“我們成立了復工復產工作專班,對企業實行逐個幫扶,實現防護指南、防控管理制度和責任人、控物資設備、醫護支持全配備。對復工企業嚴格落實全面消殺、核酸檢測、疫苗接種、口罩佩戴、定時測溫等防疫制度,加快協調員工、設備全面到位。”南宮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關兵介紹,目前開發區內140多家企業已復工復產,開工率、人員返崗率均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