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提質” 追求卓越干工作
——“大抓落實、大干實事”系列評論之四
本報評論員
當前,我市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我們提出高質量趕超發展,首先是高質量,然后才是趕超發展,沒有高質量,趕超就無從談起。因此,抓落實必須切實“提質”,追求卓越,提高工作的到位率精準率完成率優秀率。要以大胸懷、大氣派、大毅力來確定我們的發展思路、發展速度,明確GDP、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等方面的目標,以高標準、高要求、高質量把每一項工作都做真、做實、做精、做到位。
“提質”,首先要項目化定標。各級各部門需要緊盯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列出時間表、畫出路線圖,將各項工作統籌安排考慮,有計劃、有步驟地項目化推進,一步一步、一項一項地完成。要抓“早”,早計劃、早安排,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要抓“緊”,一環扣一環,風風火火、雷厲風行,快速推進。要抓“細”,目標要明確、措施要細化,緊盯每一天,干好每個月,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提質”,需要精準化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從細節處著手,養成精準思維習慣,干工作不能滿足于一般化、大呼隆抓,不能以原則應對具體,要一一回應,具體解決。各級黨員干部必須對重要工作親自謀劃、親自部署,目標清晰、心中有數,每項工作都要明確“工作目標任務、牽頭市領導和責任部門、完成時限、完成標準、獎懲措施”五個要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責任。同時,要全過程管理,按時間節點調度要賬,及時調整工作安排,以過程保結果,決不能放松過程,被動接受結果,貽誤工作。
“提質”,需要創新化執行。想要過河,首先要解決橋或者船的問題,否則就是一句空話。
實踐證明,我們實現高質量趕超發展的“橋”和“船”就是要依靠創新,不創新就要落后,創新慢了也要落后,這既是做好各項工作的方法論,也是高質量趕超發展的加速器。我們要進一步強化創新思維,以改革的方法破瓶頸、拆藩籬、解難題,圍繞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無證明城市”創建,打造“城市大腦”,建設“掌上辦事之城”,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智能化的最優營商環境等重點改革事項,敢于突破條條框框、打破壇壇罐罐,敢為人先、敢闖敢試,只要是認準的事、大賬長遠賬算得過來的事,就要放手一搏、虎口奪食,堅定不移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這也是落實“提質”的關鍵所在。
沒有制度化保障,“提質”就是一句空話。要抓住制度約束這個關鍵,抓牢剛性兌現這個根本,堅持目標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通盤考慮經濟建設、城市建設、環境建設、民生建設等各項工作,一體推進、統籌融合。要堅持查漏洞、找不足,強短板、補弱項,以目標倒逼進度、督查倒逼落實,對發現的問題馬上整改,對不負責不認真不落實的嚴肅追責問責,確保“提質”實打實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