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舉行第二十八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
集中隔離人員陸續解除隔離 確保春節期間糧油等物資供應
本報訊(記者郭文靜)2月3日16時,我市舉行第二十八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市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副市長鄧素雪介紹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進展。市人民醫院、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2月2日12時至2月3日12時,全市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新增無癥狀感染者。
從1月3日至2月3日12時,全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1例(南宮68例、隆堯3例)。
2月3日新增出院3人,均為南宮市人,其中確診病例2例,無癥狀感染者1例。目前,累計45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9例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醫學隔離觀察,共54人全部轉入康復治療階段。
目前,全市現有確診病例26例,無癥狀感染者已經全部解除醫學隔離觀察。
除南宮市、隆堯縣外,我市其他縣(市、區)沒有疫情。
2月3日,南宮市開展了新一輪全員核酸檢測。截至2月3日15時30分,已采樣347876人份,送檢320098人份,已出結果11417人份,結果均為陰性。
對治愈患者進行全流程管理
隨著患者陸續出院,我市制定了專門工作方案,對治愈患者的出院管理、隔離觀察、跟蹤隨訪、核酸檢測、愈后康復、關愛疏導等六個方面進行全流程管理。
患者出院后,開展定點康復醫學觀察,定時監測體溫、呼吸道等癥狀;對出現異常的及時采取治療干預措施。解除集中醫學觀察后,進行居家觀察,單人單房、保持通風、分餐飲食、消毒清潔,避免外出活動,減少與他人密切接觸。解除居家觀察后,基層醫療機構進行3個月跟蹤隨訪。同時,依托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實現新冠肺炎患者臨床診治與健康管理無縫銜接。
集中隔離人員陸續解除隔離
目前,我市陸續有隔離人員集中隔離期滿。
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要求和省統一部署,我市研究制定了實施方案,對集中隔離人員嚴格落實“14+7”隔離天數和解除隔離條件要求,規范有序做好集中隔離人員解除隔離前后的信息報告、核酸檢測、審核審批、交接轉運、個人防護、全面消毒、接收安置、居家健康監測等各項工作,并根據不同地點、不同人員和不同隔離日期等具體情況,合理劃分時間段,堅持分段分批,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解除隔離管理工作。
同時,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逐點位、逐環節、逐崗位責任到人,精準精細精確地做好各項工作,讓隔離人員回得安全,讓居住地的人們接得放心,確保解除集中隔離工作安排周密、銜接有序、精準高效。
做好發熱患者閉環管理
市人民醫院為做好醫院內部疫情防控工作,嚴把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醫技檢查和發熱病人集中收治四關,做到發熱患者閉環管理。
嚴把預檢分診關,所有進入醫院人員,包括本院職工必須全部由預檢分診進入。
發熱人員由醫務人員經專用通道、專流程引導至發熱門診就診。嚴把發熱門診關,排除新冠肺炎及其他傳染性疾病的病人方可轉門診、急診繼續治療;嚴把醫技檢查關和發熱病人集中收治關。
對于普通患者,落實門診首診負責制和住院患者核酸檢測全覆蓋;住院患者一律嚴禁探視,執行非必要不陪護政策,必須陪護時限一患一陪護。
同時,加強緩沖病房管理,各科室設置緩沖病房,對來自低風險地區、無流行病學史、無發熱癥狀的危重癥患者可先辦理入院手續,入住相應病區的緩沖病房,做到單人單間收治;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危重癥患者按照相關流程實施救治。加強個人標準防護,嚴防發生院內感染。
確保春節期間重要物資供應
春節臨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我市成品糧油和能源等重要物資生產供應。
目前,我市糧食儲備和糧油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截至2月2日,全市31家糧油加工企業已有25家開工,復工率為80%。目前小麥加工能力在15000噸以上,食用油加工能力在340噸以上。糧油生產完全能夠滿足廣大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費和春節期間糧油供應。
為保證節日期間物資供應,市發改委將實行糧油市場監測日報告制度,加強預警研判,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應對。積極引導糧油加工企業在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切實增加全市范圍內的成品糧油投放,確保我市糧油市場持續穩定供應。此外,積極與省市縣相關部門溝通協調,開通糧油運輸綠色通道,保障成品糧油和原糧的調度運輸暢通,確保原糧加工需要和成品糧油市場供應。
能源供應方面,為做好天然氣保障,我市足額簽訂氣源合同,全市采暖季天然氣需求量為12億立方米,已簽訂采暖季氣源合同為15億立方米。積極推進管道建設,目前,我市已運營天然氣干線管道7條。疫情發生以來,我市抓緊推進“武安——邢臺”線建設,該線已于1月15日投放,每日可提供20萬立方米管道氣。還強化天然氣應急調度,我市目前已投放調峰設施8個,同時要求各燃氣公司建設保供站,放置撬車,以應對極端氣候條件下的應急保供。目前,我市共有天然氣保供站26個,放置撬車及儲罐共30個,儲氣能力80萬立方米。此外,已協調預冷LNG罐箱12臺。
為做好煤炭保障,我市在電煤和潔凈型煤保供配送方面下足功夫。目前,密切跟蹤監測電煤供需狀況,協調冀中能源集團、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顯德汪煤炭應急儲備中心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大生產力度,優先保證市內電煤供應。請省發改委協調北京鐵路局、山西鐵路局在我市電廠主要電煤裝卸點增加鐵路運力,同時積極保障電煤運輸車輛通行。按照“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早落實”原則,分階段安排了潔凈煤及型煤爐具保供工作,確保資源量全部落實到位,同時強化日常調度,有力有序開展潔凈煤保供配送。截至目前,全市潔凈型煤已完成配送20萬戶23萬噸。同時,市級已應急儲備5000噸潔凈型煤以滿足群眾新增購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