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的力量戰勝疫情
——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盧金星
邢臺日報社特派南宮記者杜爍
新冠病毒有什么樣的特點?我們為什么采取隔離措施?它的軟肋是什么?……日前,在南宮指導疫情防控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盧金星接受了記者的采訪,為群眾進行了一次科普、釋疑。
科學態度、科學方法,是人民群眾守護健康的法寶,是戰勝疫病的最有力武器。“抗擊疫情就像打仗,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戰不殆?!北R金星說,只有真正了解病毒的特點和弱點,我們才能有針對性、科學性地預防它、應對它。
病毒有“三怕”:怕高溫、怕紫外線、怕酒精
新型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的一種,它不同于以往的SARS、MERS(中東呼吸綜合征),這類病毒顆粒的表面有許多規則排列的突起,整個病毒顆粒就像一頂皇冠,因此得名為冠狀病毒,是一種新發疾病。
事實上,這種病毒侵入到人體后,不光能夠引起肺炎,我們身體的好多器官都有它的特異性受體,所以這種病毒可以侵染肺臟、肝臟、心臟、腸道甚至腦組織。所以一旦感染這種病毒后,將導致嗜睡、腹瀉、甚至失去味覺。但主要癥狀表現為肺炎。
“這種病毒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傳播力強,二是致病力強?!北R金星說,雖然新冠病毒危害大,但是只要真正了解了它的“軟肋”,就可以從容有效應對。
通俗地說,病毒有“三怕”。盧金星介紹,第一怕高溫。56度的溫度30分鐘就可以殺死它,也就意味著我們平時烹飪的時候分分鐘就可以殺死病毒。但是病毒不怕冷,所以冬季是病毒的活躍期。多起輸入性疫情流調溯源顯示,這些疫情的源頭都是與進口物品有關,而且從進口冷鏈食品擴展到被病毒污染的集裝箱、物流包裝等。新加坡專家研究發現,如果人的飛沫里有病毒的話,沾染到塑料包裝上可存活160個小時。所以來自海外的快遞,在觸摸時一定要注意手衛生,刺身之類的食物最好不要吃。
第二怕紫外線。紫外線對病菌有殺滅作用,對新型冠狀病毒同樣有效。日光中有紫外線,光天化日之下,病毒難以存活。在室外曬衣服、被褥是很好的消毒方法。
第三怕酒精。75%的酒精對新冠病毒有殺滅作用。有人說為什么不用95%的呢?新冠病毒外面是一層蛋白組成的殼,包裹著里面的核酸,如果酒精濃度太高,會導致蛋白迅速變性,阻止了酒精繼續滲入病毒內部,也就很難殺死它們了。實驗證明,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另外,這種病毒還對含氯消毒劑敏感,比如常用的84消毒液、漂白粉等。
控制疫情有“三招”:控制源頭、切斷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這種病毒主要有兩種傳染方式,人傳人和物傳人。
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有三個最有力的措施,第一是控制源頭,第二是切斷途徑,第三是保護易感人群。
要控制源頭,就需要流調溯源。在傳播鏈很清晰的情況下,第一時間找到源頭,把源頭隔離了,其他人就安全了。大多數情況下,很難做到及時溯源,等發現源頭時疫情已經傳播開了。所以采取對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的集中隔離和對普通群眾的居家隔離措施非常必要。
隔離以后,大家的交往就得到阻斷,傳播媒介也就切斷了。而且人人都把自己隔離了,把自己保護好了,相應的也保護了易感人群。當年SARS的控制也是采用了這個措施。盡管大家暫時委屈一點,但這個措施確實是行之有效的。
小小口罩作用大,佩戴兩層不科學
口罩不是“口”罩,佩戴必須要到位。佩戴時,要讓口罩緊貼面部,同時用左右手的手指按壓鼻兩側的鋁片,以減少四周的空氣泄漏。醫用外科口罩的鼻夾在上方,使用時要壓緊。佩戴口罩后,應避免觸摸口罩。若必須觸摸口罩,在觸摸前、后都要洗手。摘下口罩時,盡量避免觸摸口罩的外面,并立即洗手。
不同的環境,需要佩戴不同的口罩。在抗擊疫情一線,屬于高(較高)暴露風險的醫護人員有必要使用醫用防護口罩如N95口罩。在普通環境下,戴醫用外科口罩就可以了。
有的人戴兩個口罩,里面戴一個外科口罩,外面再套一個N95,這是不科學的。因為戴多個口罩會影響口罩與臉部的貼合,導致口罩周邊漏氣;而且戴兩個口罩,還會增加呼氣的阻力,影響我們正常的呼吸。只要挑選質量合規、與臉部貼合度高的口罩,同時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正確佩戴,就能有很好的防護效果,不用戴多個。
養成良好習慣 科學防控不松懈
2月3號是立春。春天就要來了,也昭示著疫情的陰霾很快就會過去。但即使如此,我們也要把這次抗“疫”看做打仗。如果是作為一次戰役,即便這次戰役打勝了,也只是個階段性的。如果是作為一場戰爭的話,則跟病毒的抗爭遠沒有結束。因為現在交通特別便利,這種病毒跟我們可能只有一架航班的距離。所以大家不能夠松懈,即使是這一次我們把病毒“打掃”得干干凈凈,也不意味著疫情防控就一勞永逸了。
保持優質睡眠、合理飲食、適量運動、良好心態等等,都是增強抵抗力必不可少的要素。此外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特別是要把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等相關要求落實到位。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盧金星說,他堅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用科學的方法應對,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就一定能戰勝疫情,迎來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