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舉行第二十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
加強春運期間管控減少人員聚集流動
本報訊(記者周林)1月27日16時,我市舉行第二十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市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副市長鄧素雪介紹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進展。市扶貧辦、市衛健委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1月27日0時—12時,全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南宮人,無新增無癥狀感染者。
從1月3日至1月27日12時,全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1例(其中,南宮68例、隆堯3例)。昨日新增出院10人,其中確診病例7人,無癥狀感染者3人。累計19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4例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醫學隔離觀察,共23人,均轉入康復治療階段。目前,全市現有確診病例52例,無癥狀感染者5例。除南宮市、隆堯縣外,我市其他縣(市、區)沒有疫情。
昨日起,隆堯縣啟動了新一輪全員核酸檢測。截至昨日中午12時,已完成采樣251453人份,結果待出。所有樣本均由縣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檢測,并出具檢測報告。
1月26日,我市下發通知,要求全市各級各類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工作人員非必要不去南宮市,確需工作需要前往的,必須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嚴格做好個人防護。
加強重點場所防控
對陽性感染者的密接、次密接,中高風險地區來返邢人員,境外來返邢人員等三類群體分類施策精準防控,依法依規在不同隔離點分別進行封閉管理。
嚴格落實相關部門和經營主體防控責任,加強風險隱患排查,要求商場、超市、社區、村莊等地,加強“小門”管控,在場所入口處設置醒目、清晰的健康碼和疫情防控警示牌,做好室內通風、清潔消毒、掃碼測溫、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等防控措施,確保人員密集場所疫情防控安全可靠。
做好院感和隔離點防控工作。1月26日起,我市相繼開展了防院感和規范隔離點管理培訓,進一步規范了定點醫院、發熱門診、隔離點建設標準化要求,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預檢分診、隔離點規范化管理制度,精準篩查發熱人員,從源頭上防院感、防隔離點交叉感染。同時,完善醫院、隔離點設施設備和軟件硬件建設,嚴格設置好“三區兩通道”,尤其是隔離點要嚴格執行單人單間單衛,杜絕隔離人員相互走動;全面徹底做好醫院、隔離點環境消殺和醫療垃圾、污水無害化處理等項工作。
46家扶貧車間全部復工復產
強化防貧監測預警。扶貧部門建立日報告制度,從1月1日開始由鄉村預警員每天通過電話、微信等“不見面”的方式,對脫貧戶和邊緣戶的生產生活和收入情況進行監測,及早發現致貧返貧風險,及時做好預警救助,防止因疫致貧返貧。1月份以來,共收到預警事件901件,完成救助110件,正在救助791件。
我市制定了《關于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復工復產的實施方案》,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幫助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等帶貧主體有序復工復產,安排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就業,確保貧困群眾收入不受影響。截至目前,全市46家扶貧車間已經全部復工復產,48家扶貧龍頭企業已復工復產45家,共帶動5500余名貧困人口增收。
市扶貧辦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農超對接、農社對接,加快扶貧專區、扶貧專館、扶貧專柜建設,確保扶貧產品產得出、賣得好。同時,市扶貧辦指導各縣(市、區)加強扶貧項目庫儲備,提前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待符合開工條件時及時動工建設。
倡導春節期間非必要不流動
倡導非必要不離開邢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非必要不出境;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干部職工一律在單位所在地過年;從事進口物品搬運、運輸、存儲和銷售環節的工作人員,原則上在工作地休假或工作。
從低風險地區返邢人員,要提前3天報告村(居)委會和網格員,同時必須持3天內有效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鄉后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每7天進行一次自費核酸檢測,期間不聚集、不流動、不訪友。鼓勵在外地工作人員就地過年。
勸導農民群眾不串門、不聚集、少外出,倡導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最大限度減少聚集機會。春節期間按照非必要不舉辦的原則,嚴控廟會、文藝演出、展銷促銷等活動,減少農村集市規模和頻次,控制人群流量。確需舉辦的活動,規模控制在50人以下并有防控方案,向屬地縣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報批;暫停所有宗教活動。
對所有入境來邢人員,按照省、市防控要求,一律實行定點隔離,并按規定進行核酸檢測和血液化驗,確保無疫情感染。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邢人員,實行“定點隔離14天”措施,并按規定進行核酸檢測。對解除集中隔離人員,要繼續居家觀察7天,做好家庭健康管理,如有不適要及時科學就醫并向村委會報告。
重點關注連體村、鄉鎮政府所在地、邊緣村、城鄉接合部等重點部位,突出醫療衛生機構、超市、農貿市場、活動中心、美容美發店、浴室、小餐飲店、公廁、出租房、養老機構、文化廣場、候車點、養殖、屠宰等重點場所,由鄉鎮政府負責明確專業消殺隊伍落實消殺,同時要做好消殺記錄;各村要全面加強人員排查管控,原則上每個村莊、社區只保留一個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