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在邢來邢人員管理 加速工業企業復工復產
——我市第二十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詳解
本報訊(記者郭文靜)1月26日,我市舉行第二十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市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副市長鄧素雪介紹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進展。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1月25日12時至24時,全市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新增無癥狀感染者。1月26日0時至12時,全市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新增無癥狀感染者。
從1月3日至1月26日12時,全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69例(南宮66例、隆堯3例)。26日新增出院2人,累計12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1例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醫學隔離觀察,均轉入康復治療階段。目前,全市現有確診病例57例,無癥狀感染者8例。除南宮市、隆堯縣外,我市其他縣(市、區)沒有疫情。
1月25日,南宮市開展了新一輪全員核酸檢測。截至1月26日12時,南宮市共采集359461人份,已檢測出結果302746人份,結果全部為陰性。隆堯縣1月24日起開展了新一輪全員核酸檢測,截至25日晚23時,共采樣446049人,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
規范在邢來邢人員管理
春節臨近,為有序引導、切實規范在邢來邢人員管理工作,我市依法開展了分區分級、科學施策、精準管控。原則上,高風險地區人員不進不出,中風險地區嚴格管控,低風險地區人員憑健康碼通行。
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干部職工一律在單位所在地過年,一律不出境,盡量不離開本地,確有需要的,嚴格審批管理。從事進口物品搬運、運輸、存儲和銷售環節的工作人員,原則上在工作地休假或工作。
從低風險地區來返邢人員,提前3天報告村(居)委會和網格員,同時需持3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鄉后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每7天進行一次自費核酸檢測,期間不聚集、不流動、不訪友。跨區域務工人員非必要不返鄉,引導務工人員留在務工地過年,錯峰返鄉返崗。
加強入境返邢人員管理,對確有必要回國的入邢返邢人員,嚴格實行信息報告制度和閉環管理,落實單位社區“二包一”和社區“一包一”管理措施,在對入境來邢返邢人員實施“14+7”隔離觀察措施的基礎上,再增加7天居家健康監測,并納入社會網格化管理,期間不得離開居家場所。
今后,我市將充分發揮12345市長熱線和0319—5215115/5215116疫情防控熱線的作用,及時回應、妥善解決群眾來邢返邢訴求,引導保障人員安全有序流動。
全市工業企業復產率達80%以上
1月16日以來,全市除南宮市、隆堯縣外,各縣(市、區)有序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管理,全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步入快車道,市、縣各級各部門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加強統籌、強化措施,全力以赴推動工業企業有序恢復生產。截至1月25日,全市工業企業復產率達8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85%左右,其中14個縣(市、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已達到90%以上。
強化“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基本思想,推動工業企業有序復工達產。市工信局先后對應急物資保障生產企業、規上工業企業生產和復工情況建立了日監測、日調度制度,及時掌握物資保障和重點企業生產和停限產情況。同時,研究建立聯絡員制度,精準服務,做到“企業有人管、困難有人幫”。
市政府成立7個督導幫扶組,市領導及市工信局、市發改委持續調研、指導幫扶工業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詳細了解企業的原材料供應、車輛運輸、用工等情況,現場幫扶解決問題和困難;各縣(市、區)堅持規上工業企業包聯責任人服務全覆蓋,為企業送政策、解難題、疏堵點、增信心;市工信局先后為全市重點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民生物資及重點行業企業申請辦理運輸證1100多張,助力緩解企業運輸難問題。協調幫助30余家產業鏈配套生產企業解決原材料運輸、職工上崗等問題,打通產業鏈供應的堵點難點,全面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復工復產。
今后,我市將堅持問題導向,加大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力度,全面推動工業企業有序恢復生產。進一步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實施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支持民營經濟做大做強和特色產業振興,推進規上工業企業兩化融合、企業上云和綠色工廠全覆蓋,持續強化市縣包聯企業機制,為企業送政策、送服務,解難題,推動我市工業經濟高質量趕超發展。
強化醫療廢物污水處置監管
我市強化醫療廢物全過程監管,目前,除日常監管的醫療機構外,納入疫情醫療廢物監管范圍的主要包括4家定點救治醫院、6家縣級定點篩查醫院、43家發熱門診和353家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從處置能力看,疫情期間,我市可滿足當前醫療廢物處置需求。1月1日至25日,全市累計收集醫療廢物1357.37噸,截至1月26日已全部處置完成。
目前,全市在用定點救治醫院、定點篩查醫院、發熱門診均建有獨立污水處理設施,污水經醫院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消毒達標后,排入城鎮污水處理廠,進行再次處理。在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中,建有獨立污水處理設施的,經消毒處理后達標排放。沒有獨立污水處理設施的,通過化糞池或臨時收集罐收集,消毒后經密閉罐車轉運或污水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沒有獨立污水處理設施、化糞池、臨時收集裝置的,在衛生間或管網入口消毒后排入市政管網。
同時,我市及時啟動了中高風險地區環境應急監測工作,對全市定點救治醫院、發熱病人篩查定點醫院、發熱門診、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有醫療機構污水匯入的城鎮污水處理廠、醫療處置單位加密監測頻次,每周進行1次監督性監測;組織相關單位開展自行監測,每日2次。截至目前,累計出動監測人員2500余人次,審核上報監測數據7400余個,均未發現數據異常。同時,會同省廳駐市環境監測中心,密切關注中高風險地區飲用水源安全,定期開展監視性監測,目前監測結果均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