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月25日,邢臺襄都區學府社區紫晶觀邸小區門口,居民李女士用手機掃了電子出入證出門二維碼后,經保安測溫、在頁面輸入體溫后,出了門。該小區作為我市居民電子出入證推廣使用試點之一,目前已有近8成居民完成注冊審核。
當天臨近中午,該小區居民呂杰下班掃了電子出入證進門二維碼,測溫,輸入體溫后,回到小區。她說,這樣的智能管理方式挺好,不再需要用筆登記進出信息,節省了等待時間,也盡量減少了接觸。
考慮到居民出行便利,西門里辦事處學府社區還專門在小區各個單元口張貼了電子出入證出門二維碼。對于無手機或者無智能手機的老人、孩子,經過申請,每人可生成自己的電子出入證二維碼,持打印出的二維碼到門口,由保安掃碼確認即可。
1月25日,記者來到小區物業公司,這里有專門工作人員負責電子出入證信息的錄入、維護和管理。該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小區已有近8成的居民完成了網上注冊審核。物業也正在幫老人、孩子生成二維碼,并打印出來。
另外,居民網上注冊時,數據管理后臺還會對正常工作的居民進行標注,這些居民以外的其他人,出入次數會受限制,現階段為每戶每天可有一人出入一次。超過次數,掃碼時將顯示“通行被限制”。
學府社區黨委書記焦利杰介紹,小區居民電子出入證是一款易操作、智能程度較高的“防控工具”。它的推廣對于居民出入小區的管控會更便利,后臺可時時記錄居民的出入時間、人員詳細信息。居民進出也節省了時間,減少了接觸。(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嬋娟 通訊員 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