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舉行第十三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
生產生活有序重啟 困難群眾應救盡救
本報訊(記者周林)1月19日18時,我市舉行第十三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市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副市長鄧素雪介紹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進展。南宮市副市長劉君紅通過視頻連線介紹當前南宮市疫情防控工作進展。市民政局、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1月19日0時—12時,全市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新增無癥狀感染者。從1月3日至1月19日12時,全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50例(南宮48例、隆堯2例)、無癥狀感染者9例(南宮8例、隆堯1例)。
現有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全部在市定點醫院集中診治,病情平穩,沒有危重病例。除南宮市、隆堯縣外,我市其他縣(市、區)沒有疫情。
隆堯縣新一輪全員核酸采樣完成,已出檢測結果的184552人均為陰性
1月18日,隆堯縣啟動了新一輪全員核酸檢測,當天完成了443113人的全部核酸采樣,均由縣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檢測。截至1月19日12時完成檢測184552人,結果均為陰性。
在國家專家組幫助和指導下,我市最大范圍、最快速度追蹤密接和次密接人員。排查流調出的密接和次密接人員,全部集中隔離并核酸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
嚴格隔離點規范運行,全部劃定“三區兩通道”,每天兩次消殺,生活垃圾和醫療廢物分開處置,并開通心理疏導熱線。同時,在隆堯縣經濟開發區內新建了500套裝配式應急隔離房,其中210套已達到使用標準。
生產生活有序重啟
我市正在有序“重啟”,“雙進雙產”等各項重點工作也在有序推進。目前,我市醫療器械、食品醫藥等涉及疫情防控、國計民生等重要物資生產企業,正開足馬力保供應,其他企業也陸續有序復工復產,爭取“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
雖然開始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但防控決不能掉以輕心。目前,石家莊、南宮、隆堯的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希望大家堅決杜絕麻痹思想,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南宮市實行最嚴格管控措施
從1月17日開始,南宮市啟動了新一輪全員核酸檢測,目前共采樣354613人份。同時,南宮市不斷加大重點區域和重點人群的檢測密度和頻次,嚴格規范核酸檢測操作流程,提高檢測效率,確保做到有疫情風險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在人員管控上,南宮市進一步加大管控力度,實行最嚴格的管控措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入,嚴防溢出,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堅決筑牢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在做好人員管控的同時,全力保障群眾居家防控期間的生活必需品供應,完善線上銷售、無接觸配送服務,將群眾必需的生活物資及時送到社區送到村莊,解決好弱勢群體遇到的實際困難,確保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對七類困難對象做到應救盡救
省民政廳及市民政局先后下發了專門文件,明確了救助重點,疫情期間社會救助的對象主要包括七類人員,分別是城鄉低保人員、特困人員、重病人員、困難殘疾人、孤寡老人、困難未成年人和臨時受困、受難人員。特別是對新冠肺炎患者的家庭、因新冠肺炎罹難、家庭成員被隔離、受疫情影響收入下降等情況,導致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家庭和人員,更要積極救助、妥善救助,確保每個困難家庭都能安渡疫情。
對受疫情影響造成家庭收入下降符合低保條件的,納入低保范圍。對因新冠肺炎罹難,符合特困條件的,納入特困保障。對因抗疫需要、被隔離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及時實施臨時救助,出現重大困難的可通過“一事一議”進一步加大救助力度。對受疫情影響,一時找不到工作,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外來務工人員,給予臨時救助。對疫情期間因交通管控等原因暫時滯留、基本生活遇到困難的外來人員,根據實際需要采取提供臨時住宿、飲食、御寒衣物等方式實施救助,民政部門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公布了21個救助站點及求助電話,24小時值守,同時加大了街面巡訪力度,及時掌握救助信息,做到隨求隨助,確保各類困難群眾都能衣食無憂。
推動商超有序復工
1月16日,市商務局轉發了商務部關于商場超市疫情防控技術指南,17日又結合我市目前實際情況出臺了商場超市復工復業疫情防控措施。商超負責人明確是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要做好員工信息采集工作,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報告并就醫。
對經營進口冷鏈食品等高危風
險的從業人員要求每3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將進口冷鏈食品的有關證明和追溯碼進行張貼公示,群眾一掃碼,就知道產品是哪個國家的、哪一批次、從哪報的關,一目了然,讓顧客放心消費。
商超通過管控分流,減少商場超市內客流。針對進店客流量,實時管控顧客數量,總客流量不高于平時的50%,以后逐步過渡到75%。一旦超市內形成顧客擁擠,超市立刻控制住進店顧客,等這一批出來后,再放下一批,這樣有效避免超市內顧客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