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宗縣精心做好“五個一”,讓在南宮就職就學師生返鄉更暖心——
本報記者張鑫王露橦通訊員高曉輝
整潔的房間、嶄新的被褥、豐盛的飯菜。1月13日晚,就讀、就職于南宮豐翼中學的600余名廣宗籍師生回“家”了。雖然還要按照防疫要求在隔離點——廣宗縣第一中學隔離一段時間才能回家,但他們并不覺得難過。因為,他們在隔離點處處都能感受到關愛。
在當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下,廣宗縣精心做好“五個一”,即堅持“一盤棋”快反應統籌落實、“一站式”點對點閉環接返、“一體化”全方位嚴格防控、“一條心”強關愛合力抗疫、“一網式”文體教同步服務,讓在南宮就職就學師生返鄉省心更暖心。
“吃住很好,家人不要擔心”
每人一根香蕉、一袋酸奶、一盒米湯、一盒米飯和饅頭、兩葷兩
素……昨日,在廣宗縣第一中學集中隔離點,身穿白色隔離服的工作人員正有序為接受隔離的師生發放午餐。
“謝謝老師。這些都是我愛吃的,真香!”高一(7)班的學生楊永尊對派飯的工作人員說。
這是楊永尊在這里吃到的第一頓午餐。13日下午,按照全市統一安排,廣宗縣周密部署,成立工作專班,明確分包領導,制定接返方案,組織28輛城際公交車,將在南宮豐翼中學就讀的廣宗籍學生,以及與他們就讀于同一所學校的2名威縣籍學生共608人,一次全員接返至廣宗縣第一中學集中隔離點。
據了解,往返過程中,608名師生和有關工作人員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全員穿戴隔離服、護目鏡等防護裝備,保持安全距離,做好消毒消殺,確保全閉環、零接觸。
“剛來時學校給我們每人發放了一床被褥,后來隨著天氣變涼,又為每人添加了一床被褥。屋里也很暖和,吃住很好,家人不要擔心。”楊永尊開心地告訴記者,為了提高學生的免疫力,學校還安排了水果牛奶等輔餐,并增加了牛肉。
廣宗縣抽調檢測組第一時間為608名師生進行核酸檢測,全面落實“14+7”隔離要求和每24小時一次核酸檢測,保證他們“單人單間單衛”,免費為他們每人配發兩套新被褥和臉盆、牙刷、牙膏、拖鞋、暖水壺等生活用品。同時,確保每名學生全面了解疫情防控知識和隔離點管理要求,配合工作人員做好隔離工作。
每名學生都能上網,家長隨時掌握情況
為了保障隔離點每位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問題能夠第一時間解決,工作人員在每層樓都安排了一名樓長、兩名醫護人員和生活老師,24小時值守,隨時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困難。
針對被隔離學生年齡普遍偏小、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等問題,廣宗縣為每名學生配發了一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并安裝了無線網絡,方便家長隨時掌握學生在隔離點的生活、學習情況。同時安排心理醫生和生活老師,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和關心關愛,努力讓學生感受家一樣的溫暖。
“剛來時有位學生心理壓力很大,老師們便利用閑暇時間經常找他聊天,緩解了他內心的不安情緒。現在孩子們都已經步入正常的學習生活中。”該縣教育局副局長沈林忠告訴記者。
“隔離病毒并不隔離關愛。我們將盡全力做好608名師生的隔離保障工作,請學生家長放心。”該縣副縣長徐軍嶺告訴記者。
“文、體、教”活動同步開展
在隔離點,八年級359班的男生鞠耀鑫用紙條寫了這樣一段話,貼在玻璃上,傳遞心聲。紙條上寫著:“吃住很好,學習方面也安排得很妥當。上午學習語文、數學和一門副科,下午學習英語、物理和一門副科。這次疫情很突然,但我們要勇敢面對,積極接受政府安排,不給他們造成麻煩,讓父母放心。”
“初、高中學生分別有自己的微信群,在群里,老師們會根據孩子們的時間合理安排他們的教學、娛樂以及作息。”沈林忠告訴記者。
楊永尊告訴記者,每天閑暇時間老師會通過微信播放有教育意義的教科視頻,來充實他們的精神生活。學習累了,還有專業老師每天通過微信視頻教大家學生操、廣場舞和武術等運動,增強大家的體質。除了課本上的知識,在這里他還學到了國學、歷史、思政、科學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合理的教學安排,讓我覺得在隔離點沒有荒廢學業,反而學到了更多知識,也感受到更多關愛。”
“把課堂教學推送到網絡平臺上,做到‘人隔離,心不隔離’,教學關愛不斷線”。沈林忠說,要盡最大力量保障師生的生活學習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