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開發區全年新增開工入庫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7個,新增工程規劃許可建筑面積37.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16%——
本報訊(記者周林 通訊員李院紅)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接觸式溫度傳感器生產”項目生產車間及研發中心主體完工,計劃今年3月份建成投產,全部投產后年銷售收入1.05億元。
去年以來,市開發區牢固樹立“項目就是生命線”理念,全力推進項目“雙進雙產”,著力推動“二次創業”。全年新增開工入庫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7個,新增工程規劃許可建筑面積37.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16%;18個省、市重點項目全部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為加強招商力量,市開發區領導、部門一把手帶頭招商,定期亮曬、定期通報。同時,嚴把項目準入關,全面考量項目的整體規模、投資強度、畝均稅收、科技含量等,算好招商成本賬和投入產出賬。
“我們實行雙向承諾,只要是管委會作出的承諾,就必須實打實兌現。同時,要求項目單位在‘234+1.5’、建設周期等方面作出承諾,對不達標的限期整改,乃至退出。”市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營商環境是生產力,是競爭力,更是軟實力。為推進項目早落地、早投產,市開發區推行審批制度改革,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創新審批模式,變“先批后建”為“先建后驗”,為20個項目發放模擬審批證照56個。市開發區還成立了高質量項目落地委員會,從經濟、規劃、環保等部門抽調專門人員,提前介入、創造條件,確保盡早落地;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務項目機制,職能部門對項目引進、推進、投產、達產實施全過程跟蹤服務。
今后,市開發區將筑牢平臺支撐,重點建設新能源產業園、國別產業園、應急產業園、央企合作產業園、小微企業孵化園等“五大產業園”,打造中高端制造業“萬畝千億大平臺”;按照“一帶百棟、三區萬畝”思路,實施“1115行動計劃”,打造城市經濟綜合體“萬畝千億大平臺”,實現集群集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