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行動方案(2025年)》簽署
五大任務促進三地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
河北日報訊(記者馮陽)10月22日,第三屆京津冀自貿試驗區聯席會在京召開。會上簽署了《深化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行動方案(2025年)》,促進三地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
該行動方案主要明確了5大重點工作任務15條具體舉措。5大重點任務分別為協同推動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提升產業發展能級、提高一體化發展水平、放大改革綜合效應,以具體舉措推動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
會上還發布了新一批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成果,包括《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指引》《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報告(2024年)》以及15項改革創新實踐案例。
這些創新實踐案例包含京津冀三地自貿試驗區的各5個案例。其中,來自河北自貿試驗區的跨地域多元金融聯合授信新模式、京津冀進口文化藝術品跨關區保稅展示交易聯動協作模式、津冀自貿試驗區海事政務業務跨域通辦新模式等入選。
2021年9月27日,隨著首屆京津冀自貿試驗區聯席會議在天津召開,三地自貿試驗區聯席會議機制正式落地實施。三地按照自貿試驗區獲批時間輪流舉辦聯席會議,今年為首次在北京舉辦。
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提出10周年,京津冀三地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在制度創新領域,形成了京津冀保稅展示交易異地監管、知識產權保護司法協同、稅收協作共治等一批制度創新成果,協同創新水平不斷提高。
目前,“船邊直提”“抵港直裝”模式已適用于京津冀全部類型進出口集裝箱貨物,進口貨物提箱用時由1至2天壓縮至最短1.5小時,出口貨物集港預期由5天壓縮到1至2天。三地還創新推出京津冀投資促進戰略合作模式,確立首批“京津冀全球聯合招商伙伴”,加大區域招商引資力度。
依托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京冀兩地打造了全國首個跨省級行政區劃的臨空經濟區、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實現空間與政策“三區疊加”,建成自貿試驗區創新服務中心、國際生物醫藥園等載體。
同時,三地還攜手共助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推出五批203項京津冀自貿試驗區政務服務“同事同標”事項;發布首批165項資質資格互認清單,實現三地從業資質資格跨區域互認;出臺《京津冀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便利化措施》,實施高精尖人才標準互認、急需緊缺人才準入條件放寬等一攬子舉措,要素流動合作不斷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