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落幕的巴黎奧運會,讓賽事經濟成為大眾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體育賽事對于挖掘釋放消費潛力、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滿足群眾高品質生活需求的意義日趨顯現。為大力發展體育賽事經濟、推動大眾消費,8月14日,河北省體育局最新出臺了《關于發展體育賽事經濟拉動大眾消費的實施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和《關于支持賽事經濟發展的十條措施(試行)》,將發展賽事經濟升級為河北省當前體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著眼發展賽事經濟,今年以來,河北省已發布“跟著賽事去旅行”體育賽事172場,配套精品主題旅游線路38條;推出“戶外在河北”賽事80場;推出“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體育賽事185場。截至6月底,河北省共開展1465場各類體育賽事,累計吸引省內外43萬人次參賽觀賽,拉動消費55.72億元。
在此基礎上,新出臺的《意見》結合河北省實際,聚焦增加高水平賽事供給、推進市場化辦賽、提升賽事引流能力等關鍵措施,進一步發力。
充足的賽事供給是發展賽事經濟的基礎。《意見》提出,要不斷增加高品質賽事供給,通過申辦舉辦高等級專業賽事,引進培育精品休閑賽事,創新打造“火爆”主場和街頭賽事,著力發展新興時尚賽事,確保全省擁有充足的高品質賽事資源。
以往辦賽,主體往往是政府和體育部門,存在“關門辦賽事”“就賽事辦賽事”的思維定式,不利于賽事起到帶動經濟發展的作用。為了讓全省辦賽市場環境更具活力,《意見》還提出,要把市場化辦賽作為發展賽事經濟、拉動大眾消費的根本路徑,將賽事最大限度地交給市場,通過大力引進培育高水平的賽事公司和品牌賽事,出臺針對市場辦賽的支持政策,不斷優化市場化辦賽環境。
對此,一方面要切實發揮經營主體作用,對賽事資源進行深度開發,通過多種措施吸引人流、融合植入多種業態,用好賽事冠名、商業贊助、特許經營等市場手段,將賽事資源轉化為市場資源。同時,政府也要為市場化辦賽提供更好的保障,支持社會力量依法依規改造舊廠房、倉庫、老舊商業設施,推動現有場館升級改造,增加看臺、燈光、音響、大屏等服務設施,創造更多賽事場所,改善辦賽條件。
提升賽事引流能力,是發展賽事經濟拉動大眾消費的關鍵之舉。《意見》提出,將通過包裝策劃、特色服務、“賽事+”業態融合等方式不斷提升賽事引流能力。
對每個賽事精心策劃和包裝,做到“一賽一策劃”“一賽一包裝”,重要賽事聘請高水平的專業團隊參與;針對“家長團”“親友團”“同學團”“粉絲團”“球迷團”等觀賽群體,實行定制式政策和服務;在賽事期間嵌入美食體驗、休閑娛樂、產品展銷、民俗文化、農業觀光等內容,打造能玩、能逛、能體驗的體育消費新場景……此外,《意見》還提出,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豐富地形地貌優勢,將賽事引流與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結合起來。通過重點發展戶外運動,推進京津冀戶外運動線路互聯互通、京張雪場一卡通滑,培育京張全季體育旅游嘉年華活動品牌,吸引更多京津群眾到河北參與戶外賽事活動。(河北日報記者 趙瑞雪)